在如此大規模的市場“蛋糕”上,中國聯通也在加速布局物聯網產業。在近日召開的“中國聯通物聯網生態大會”上,來自物聯網芯片領域、終端模組領域、網絡通信領域以及主要行業領域的上千家物聯網龍頭企業3000位代表與聯通一道,共話未來物聯網發展之路。
1、四項倡議 推動物聯網布局建設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演講中指出,創新業務發展是聯通混改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聯通積極引入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與公司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在物聯網等領域開展深度戰略合作,推動重點業務和產業鏈融合發展,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全力建設“物聯網平臺+”、打造共贏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生態圈則是創新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王曉初表示:“第一,搶抓產業機遇,全力拓展物聯網產業發展新空間;第二,加強資源共享,持續打造中國聯通物聯網新能力;第三,深化市場化改革,有效激發協同發展新動力;第四,強化產業合作,共同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
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面向物聯網全產業鏈伙伴全面闡述了中國聯通在物聯網基礎能力和產業合作方面的策略。在網絡能力方面,中國聯通正在積極打造多樣化、個性化、復雜場景所需要的物聯網絡,堅定不移地推進NB-IOT全國網絡商用,加快推進eMTC試商用進程。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全國數十城市完成了NB-IoT試商用開通,全國300多城市具備快速接入NB-IoT網絡的能力。同時,中國聯通也在北京、廣東等多個區域已經開通了eMTC試驗網,具備試商用條件。
陸益民表示,中國聯通NB-IoT/eMTC可用網絡頻率為900 MHz和1800MHz,并呼吁產業各方共同推動物聯網全頻模組成為物聯網產業的標配,乃至國家標準。在平臺能力方面,陸益民闡述了物聯網基礎平臺在新一代連接管理能力安全、協作、洞察以及低功耗設備支持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在全球化方面,中國聯通已經具備多種技術能力幫助客戶打造“一點接入、統一管理、高效服務、成本可控”的物聯網“全球連接”服務。
2、聯通加速與各方物聯網方面合作力度
據了解,中國聯通網絡基礎設施能力持續提升。在推進物聯網部署方面,已在上海建成全球最大的單城市 NB-IoT(窄帶物聯網)網絡。公司積極發揮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形成的競爭優勢,聚焦重點領域,強化能力建設,完善業務體系,開展產業鏈優質資源合作,創新業務發展實現新突破。目前,中國聯通物聯網連接數已突破 5,000 萬個。此外,中國聯通獲得了有工信部頒發的146(0-9)號段(物聯網業務專用號段)。
會上,作為具有代表性的物聯網龍頭企業,新華三不僅與中國聯通正式簽署協議,在通信服務、產品提供資源共享等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還將在物聯網平臺、物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產品、物聯網模組、物聯網安全、物聯網場景方案等方面展開緊密合作,共享優勢資源,攜手開展研發及落地實踐,推物聯網產快速發展。
此外,中國聯通與荷蘭KPN電信簽署了在物聯網領域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聯通客戶可以通過荷蘭KPN及其漫游合作伙伴的網絡在歐洲部署物聯網業務。同時荷蘭KPN的全球客戶也將方便地在中國部署物聯網產品。
3、未來,聯通在物聯網方面將更加開放
伴隨混改進程的不斷推進,聯通在物聯網方面將逐步加大投入力度。 對此,IDC中國電信和物聯網研究部研究經理崔凱表示:“在物聯網領域,我覺得聯通可以借助本次混改,更快會形成競爭力。首先,通過募集資金可以加快網聯網專網的建設,快速形成網絡覆蓋,提高網絡質量,起碼可以不落后于移動和電信。其次,物聯網是個更加開放的市場,目前還沒有行業巨頭形成壟斷,所有入股的投資人都可以在聯通的基礎網絡之上,進行公平競爭,構建新型生態,將有利于聯通未來物聯網業務的做大做優。”
“此外,此次入股的宜通世紀擁有物聯網平臺Jasper的運營權,未來雙方的技術合作和業務整合將更加順理成章。未來中國聯通在物聯網領域的策略將更加開放,將更加積極的成為產業鏈中的一環,而不是產業的絕對主導者”,崔凱表示。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BAT擁有相對成熟的市場化運營經驗,與聯通合作能帶來更多創新。來自BAT的互聯網思維也為聯通在物聯網、車聯網、云服務等領域實現突破創造了可能。”
未來,在5G時代,數以億計的物聯網設備將會不斷涌現,誰能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掌握主動,就能占領更大的發展空間。伴隨聯通混改的落地,新入企業將為聯通物聯網發展注入更多的血液,在推動物聯網領域發展也將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