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卡商城表示,6月6號,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外界解讀為這宣告了5G元年的正式來臨,這也給了手機廠商們一個信號,5G手機可以開始“營業”了。那么目前國內的各大手機品牌準備得怎么樣了?來看記者從深圳發回的報道。
愛立信于今日發布系列軟硬件解決方案,擴展5G部署選項,解決方案有助于建立更大的網絡容量和覆蓋范圍。同時,愛立信宣布已經獲得22個可公示的5G商用合同。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表示,目前愛立信中國研發團隊已經超過5000人,在中國境內研發年均投入超過30億元人民幣。此外,愛立信預測,到2024年底,全球增強型移動寬帶用戶將增加4億。
據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與東京大學、東京工藝大學的科學家們報告了針對阻抗和電極的人體通信性能。這項研究有望改善基于人體通信的設備的設計與運作。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電信業務收入增速持續放緩。今年1月份至4月份,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463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同比回落3.8個百分點,較1月份至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移動等4家企業發放了5G商用牌照,標志著中國5G商用元年開啟。商用移動通信網絡每10年更新一代,5G的商用同時也意味著下一代技術研發的開始。
三大運營商實力最強的中國移動,在獲牌后動作頻頻,最近連續開出三筆5G訂單,包括核心網升級5G、5G終端(測試版)以及5G一期無線工程。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移動采購5G NSA組網的1131套設備和1.71萬臺5G終端中,華為的產品所占份額都是最大。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騷擾電話”問題約談三大運營商,要求從源頭上治理“騷擾電話”問題。可見市場對于治理騷擾電話的態度和決心。
6月17日22點55分,四川宜賓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此后多次發生余震,災情發生以后運營商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警機制,奔赴災區,開展應急通信保障工作。
《經濟參考報》6月18日刊發題為《5G助推物流智能化時代加速到來》的報道。文章稱,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意味著醞釀多年的中國5G商用大幕正式拉開。時下,5G的討論正熱,有關5G的商業應用在四處萌芽。在物流領域,機器分揀應用、信息協同、快遞面單加密、開放的數據平臺等正帶動整個物流業向智能化發展。那么5G來臨后,將會引發物流業的巨變嗎?
蘋果公司一直以來都是智能手機領域的潮流領導者,不管是iphone的取消3.5mm耳機接口還是劉海屏,就算是這些細節被人們廣泛詬病,但是有趣的是其他手機廠商依然會選擇跟進,從而逆勢讓這些過去的槽點變得理所當然。不過這種跟風蘋果的現象正逐漸發生著改變,這一點在5G的應用中就能夠看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