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以電力為中心的新一輪能源革命序幕開始拉開,電網的發展也因此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生態安全、能源消耗、可持續性發展要求電網能接入越來越多的不同種類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滿足其并網運行;電網規模的日益增大要求電網提供電能的安全傳輸和可靠供應,避免大停電風險,實現經濟性和高效性;分布式發電和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力用戶身份的重新定位要求電網能透明開放,提供高效優質服務;以數字化技術為代表的先進技術發展要求電網實現技術轉型,推動技術創新,全面提高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我國電力系統經過多年的建設,在大電網安全穩定控制、廣域相量測量、電網頻率質量控制、自動電壓控制、穩態/暫態/動態、三位一體安全防御和特高壓輸電等技術領域進入了國際領先行列,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力通信主干網絡,其中以光纖通信為主、微波和載波等多種通信為輔,這些都為我國智能電網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物聯卡目前已經在公共服務、物流零售、智能交通、安全、家居生活、環境監控、醫療護理、航空航天等多行業多領域得到應用,涵蓋了工業、環境和社會的各個方向。物聯卡技術在智能電網中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能夠全方位的提高智能電網發、輸、變、配、用等各個環節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廣度,實現智能電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例如,在發電環節方面。在發電及儲能環節,物聯卡技術主要可以應用于抽水蓄能電站的機組運行狀態監測、電氣參數監測、壩體監測、站區污染物及氣體監測、脫硫監測、儲能監控等方面;在風電場及光伏發電站等新能源接入方面,物聯卡應用體現在對分布式場站區域內風力、風能、風速、風向的監測,光照強度、光源可利用時間數的監測,微氣象地理區域環境中溫度、濕度、氣壓、降雨、輻射、覆冰等要素的實時采集,實現對新能源發電廠的自動監測、功率預測和智能控制,提升機網協調水平和資源優化配置,保障能源基地安全穩定經濟運行。
在輸電環節方面,物聯卡技術在輸電環節主要應用于輸電線路覆冰、微風振動、舞動、風偏、弧垂及桿塔應力監測;對導線溫度等參數的在線監測及載流量動態增容、預警;對絕緣子串風偏、污穢、鹽密等的監測;對線路防盜、桿塔傾斜、基礎滑移、接地腐蝕的實時監控等,從而為輸電線路故障定位和自動診斷提供技術支撐,為線路生產管理及運行維護提供信息化、數字化的共享數據,最終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高效、智能化巡視,提高輸電可靠性和安全性。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指出,電能是現代社會的主要能源供給形式,電力系統實際上已成為保持現代社會活力的生命線。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的向前發展,我國城市和農村的用電量需求都在不斷的增加。
物聯卡技術水平提高的前提是對電網內外有關信息的充分而有效的獲取,隨著電力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電力供應安全穩定性需求不斷提高,現代物聯卡已成為能量流和信息流均充分流動的系統,智能化的電網已演變為一種現代化的電力供配系統,它應能夠監控、保護和自動優化其內部互聯元件的協調運行,整合系統中的數據信息,優化電網管理,形成互動運轉的全新的電網模式,實現全新的電網服務功能,使得電網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綜合效率得到整體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