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聯網數據是通過自動方式獲取的
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提供電子郵件(E-mail)、文件傳輸(FTP)、電子公告牌(BBS)服務;第二個階段是Web技術的出現,基于Web技術的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遠程醫療與遠程教育應用,以及搜索引擎技術的發展;第三階段主要是網絡電話(IP Phone)、網絡電視(IPTV)、博客(Blog),以及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的移動互聯網服務。縱觀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互聯網是為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信息交互提供服務的,互聯網上傳輸的文本、視頻、語音數據是通過計算機、手機、照相機、攝像機,以人工方式產生。而物聯網是面向行業服務的無論是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環保、智能醫療等應用系統,它們所傳輸的數據主要是通過RFID傳感器獲取的。
2、物聯網是虛擬與現實的結合
互聯網上流傳著一句話:“在互聯網上沒有知道它是一條狗”。這句話看上去是一句戲言,細想起來不無道理。互聯網從設計之初就強調它的開放性,互聯網不歸世界上任何一個部門或公司所有,它是由用戶遵循一個標準的協議---TCP/IP協議體系,以網際互聯的方式逐步按需擴張形成的。一個用戶可以按照郵箱名的結構,在不同的電子郵件服務網站注冊自己的郵箱名。例如,你可以在南開大學的電子郵件系統中注冊一個名為“wgy@nankai.edu.cn”的郵箱,同事也可以在G-Mail電子郵件系統中注冊一個名為“wgy@gmail.com”的郵箱。只要你愿意,注冊的郵箱名不重復,就可以在多個電子郵件系統中注冊多個郵箱。在一些社交網站上,對一個女性表示愛意的回復中,可以有女性,可能會有已婚者,也可能是一位空虛寂寞的高齡老者。因為互聯網作為一個人與人交互和共享信息的網絡環境,所有參與者的真實身份無法確認,所以才會出現一些涉及隱私的網絡應用,如婚戀網站要求所有參與者采取實名注冊的“實名制”問題。互聯網的用戶身份不確定問題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正體現出了互聯網設計者的初衷。和人們在現實社會面對面的交往不同,在互聯網上我們無法根據一個用戶名、郵箱地址確定交互對象的真實身份。從這個角度講,互聯網是虛擬的。
作為物聯網的設計值,需要考慮在組建智能電網、智能物流、智能安防等物聯網應用系統時,必須保證接入到物聯網的傳感器、RFID、測控設備的合法身份,保證在物聯網上傳輸的數據是合法與正確的。例如,在食品安全溯源系統中,工作人員要在豬或牛的耳朵上扎上帶有RFID標簽的耳釘。RFID標簽將記錄每一頭豬或牛的編號、出生時間、生長過程以及所吃食物的來源。因此,有人戲說:“在物聯網上狗也是有‘身份’的網民”,這句話正說明物聯網是虛擬與現實的結合。
3、物聯網提供行業性、專業性與區域性的服務
歷數互聯網所提供的服務,從傳統的基于客戶機/服務器模式的電子郵件、文件傳輸、萬維網、搜索引擎服務,到基于對等模式的即時通信、網絡音樂、網絡視頻服務,以及到移動互聯網的基于位置的服務,互聯網引用的設計者采取開放式的設計思想,試圖建立面向全球客戶的信息交互與共享網絡信息系統。例如,為了推廣Web服務,設計者制定了創建網頁(Web Page)的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協議;制定了Web定位的統一資源定位符(URL);制定了鏈接Web的超鏈接(Hyperlink)協議;制定了Web客戶端與Web服務器通信的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只要網站開發者按照這個協議體系開發網站,就可以方便地鏈接到全球的Web服務體系中。
物聯網的設計思想是不同的,物聯網應用系統時面向行業的。我國在第十二個五年計劃中重點發展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九大行業的應用。對于關乎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應用領域,一定是由政府責成相關部門來規劃、設計與建設。例如,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是由國家電網規劃、設計、組建、運行和管理的。一個地區的智能交通系統是為改善該地區交通問題的服務,不同地區交通道路狀態、車輛與行人的狀態都不相同,智能交通系統服務的對象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所采用的技術也各不相同。因此,物聯網提供的是行業性、專業性與區域性的服務。
4、物聯網實現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
互聯網的告訴發展得益于設計者提出的“開放式”設計思想,電子郵件、文件傳輸、萬維網、搜索引擎、即時通信、網絡音樂、網絡視頻服務,以及移動互聯網應用為人類構建了一個人與人信息交互與共享的信息世界。互聯網中的文本、語言、視頻信息是由人自己產生的,而物聯網的大量信息是通過RFID標簽、傳感器自動產生的,通過網絡通信控制終端設備對物理世界的對象進行控制。例如,在智能交通應用中,在不同的交通路口通過視頻攝像、地埋感應線圈、車載網傳感器感知信息,采集城市交通的實時信息,這些信息傳送到城市交通指揮中心之后,通過超級計算機的處理,形成對城市交通疏導的方案。根據當前最合理的城市交通疏導方案,由城市交通指揮中心將不同路口紅綠燈的開啟時間指令發送到紅綠燈控制器。同時,通過車載網向運行的車輛發布路況與疏導信息,幫助駕駛員了解當前交通狀態,選擇正確的行駛路線,以達到快速、安全的目的。因此,物聯網是通過“泛在感知、可靠傳輸、智慧處理”最終實現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
相關鏈接
http://www.ykfengda.cn/ask/63.html
http://www.ykfengda.cn/ask/61.html
http://www.ykfengda.cn/ask/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