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的加速及逐漸成熟讓物聯網看到了新希望。AI是物聯網的大腦,讓設備的簡單連接上升為智能連接,讓萬物互聯進化到萬物智聯;物聯網是讓 AI 具備行動能力的身體。就像人類的眼睛,耳朵,鼻子和皮膚感知我們周圍的世界一樣,物聯網中數十億的傳感器和攝像頭采集周圍環境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發送給AI進行分析和處理。這些數據也是AI進行深度學習的重要養料,協助AI變得越來越聰明,做出的決定也越來越明智。
物聯網帶來的連接設備和數據類型要遠遠大于傳統互聯網,可以這樣說:缺少 AI 的 物聯網會變為“雞肋”,缺少 物聯網 的 AI 會成為“傻瓜”。只有兩者相結合,才是未來。
依靠著AI的“增值”作用,物聯網煥發“第二春”,AI物聯網(AI+物聯網)的概念也孕育而生。
2017年11月,中國領先的智能物聯網生態平臺特斯聯科技就在其“萬物智能·新紀元AI物聯網未來峰會”上首次提出AI物聯網的概念,認為AI物聯網融合AI技術和物聯網技術,通過物聯網產生、收集海量的數據存儲于云端、邊緣端,再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實現萬物數據化、萬物智聯化。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http://www.ykfengda.cn)表示,國外巨頭也已經開始積極布局AI物聯網。微軟2018年4月4日宣布,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向物聯網相關的各種項目投資50億美元,用以提供智能化服務。此前,谷歌也曾公開宣布計劃用5000萬美元收購物聯網平臺Xively,高調進軍AI+物聯網行業。AI物聯網已經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