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正開啟一個萬億元的新市場,從Uber到谷歌,從特斯拉到蘋果,從通用到寶馬,目前全球的互聯網巨頭、汽車企業巨頭紛紛在自動駕駛的新賽道上,加速布局。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情況如何?我們應該如何加速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這些問題備受關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范》),給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加速發展帶來了利好。
中國加速智能網聯汽車布局
智能網聯汽車是寬帶移動通信、智能汽車、智慧交通三大產業的融合,將帶來新的萬億級市場。
4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聯合舉行《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不僅是解決汽車社會面臨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構建智慧出行服務新型產業生態的核心要素,更是推進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已成為新時代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全球汽車產業技術變革的戰略制高點。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已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下,我國專門成立了20個部門組成的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先后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發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成立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開展封閉、半封閉區域測試驗證等。我國主流乘用車企業已在加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自主供應鏈體系正在構建,互聯網企業與汽車行業融合發展不斷加強。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陳因表示,目前我國車聯網產業快速發展,融合創新生態體系初步形成。一是一些關鍵技術取得了突破。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支持了先進傳感器、車載操作系統、V2X通信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有關企業加大了研發投入。二是路網信息化建設加快。在無錫市開展了全球首個LTE-V城市級的規模應用示范,工信部與公安部和江蘇省共建了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與交通部共同研究開展車路協同測試驗證。三是5G與車聯網融合發展。工信部安排了車聯網試測無線電頻率頻段,產學研參與推進組織開展了V2X通信標準化工作,并將車聯網作為5G重要的應用場景。四是產業鏈逐步完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設備實現量產,實車上路測試深入開展,高精度地圖,車載操作系統,人機交互系統等方面加快布局。
去年9月,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討論了需要跨部門協調的主要問題,研究了近期重點任務。半年多來,各部門在多方面協同推進相關工作。比如,工信部與公安部和江蘇省在無錫共建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工信部會同國家標準委等積極推動制定了《國家車聯網產業發展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委正在推動制定相關戰略規劃,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出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規范(試行)》等。各部門加強合作,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動了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
路測管理規范非常關鍵
目前,包括美、歐、日等在內的汽車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制定發展規劃,通過技術研發、示范運行、標準法規、政策支持等綜合措施,加快推動產業化進程。
在相關政策標準法規中,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非常關鍵。因為道路測試是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和應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使車輛在各種道路交通狀況和使用場景下都能夠安全、可靠、高效的運行,自動駕駛功能需要進行大量的測試驗證,經歷復雜的演進過程。智能網聯汽車在正式推向市場之前,必須要在真實交通環境中進行充分的測試,全面驗證自動駕駛功能,實現與道路、設施及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協調,這是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和應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已紛紛出臺了相關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管理辦法。美國聯邦政府相繼發布《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指南》、《自動駕駛系統2.0:安全愿景》等政策文件,眾議院也已通過《自動駕駛法案》;美國的十幾個州已開放公共道路測試,其中加州今年開始允許開展車上無駕駛員的測試。
德國修改現行道路交通法規,允許高度或全自動駕駛系統代替人類自主駕駛,并已在高速公路上專門開辟測試路段。
日本發布《自動駕駛系統公共道路驗證試驗方針》,在高速公路、一般公路上進行大規模測試。
聯合國也于2016年3月正式修訂《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允許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到交通運輸中,并抓緊制定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技術法規。
我國如不抓緊制定將會制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所以我國《管理規范》出臺非常迫切而且必要。《管理規范》的發布實施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程中必不可少、同時又是很大的一件事,對促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表示。
此前,包括北京、上海、浙江、長春、武漢等地方已出臺了相關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試行管理辦法,地方政府部門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做了大量工作,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奠定了基礎。
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總監陶吉表示,這次智能網聯汽車道路規范的出臺,提出了更加規范的標準,這樣一個宏觀的法律法規出臺,對未來其他目前還沒有發布規范的省市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可以讓它更加合理,也可以更容易使不同地方之間,為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對整個智能駕駛行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利好。
上汽集團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沈浩明透露,上汽從3月1日開始,目前是兩輛車投入了測試,累計公里是1500公里左右,這些測試對于上汽的智能汽車開發、算法優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第一要義
最近,Uber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撞死一名女子的事件引發全社會關注,智能網聯汽車究竟是更安全還是馬路殺手?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辛國斌指出,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第一要義,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最直接效益所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交通安全問題,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愿景之一也是提高車輛安全水平、大幅降低交通事故和傷亡人數。實施《管理規范》、開展道路測試,要以安全為基本前提和底線,確保測試車輛產品和測試過程安全,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監管,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管理規范》對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和測試車輛做了嚴格要求,而且為保證道路測試安全,不僅要求在道路測試必須在規定路段進行,并且要求測試駕駛人始終處于駕駛位置上,監控車輛及周邊環境,隨時準備接管車輛。這也是借鑒Uber及特斯拉發生事故的經驗教訓。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巡視員、副局長李江平表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是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必須堅持的原則。這次發布的《管理規范》就測試主體、測試車輛、測試駕駛人以及測試期間的管理提出了明確。關于測試車輛,要求增加的自動駕駛功能不能降低車輛安全性能、能隨時從自動駕駛模式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測試車輛應在封閉道路、場地測試,具備進行上道路實測的條件,并經相應的檢測結構檢驗。
陶吉表示,Uber事故從安全理念上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對企業來說,需要做到的就是堅持夢想、安全前行,安全前行一定要放在我們平時的開發設計和整個開發的流程、理念當中。在具體研發和測試過程中,功能安全要貫穿在整個研發的全生命周期,同時在軟件功能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到區域道路的等級,比如軟硬件功能的冗余性,還有人車交互、歷史數據的積累等等方面。一定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測試規范,在駕駛員的選拔、培訓和上崗方面有非常嚴格的流程,做到種種措施,來保證在道路上保證測試的安全性。
陳因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依托專項委員會,加強協同,加快制定車聯網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建立融合汽車、信息通信、道路設施等內容的綜合標準體系,完善測試驗證、技術評價、質量認證等公共服務平臺;促進LTE-V2X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等新技術的部署和應用,促進5G與車聯網融合發展;健全安全機制,保障關鍵環節的信息和網絡安全;促進多領域協同創新,務實推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