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當今時代的大熱詞,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一浪高過一浪,物聯網雖然大家眾所周知,但是,物聯網相關的技術,大家卻是一知半解,本文主要講述的是物聯網的基礎技術。

物聯網基礎技術:
1. 互聯網技術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因此互聯網技術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技術,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技術:局域網技術、廣域網技術、Internet技術、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TCP/IP)及后期發展起來的云計算技術。2. 信息采集技術 物聯網的發展需要信息采集、信息傳遞和信息處理這三個方面的完全融合,而信息采集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基礎,物聯網要獲得發展,必須突破信息采集技術的瓶頸。3. 網絡通信技術 剝去物聯網的神秘外衣,其實物聯網實質上就是在諸多行業和領域已有應用的無線傳感網,無線傳感網通過節點中內置的不同傳感器檢出被測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噪聲、光強度、壓力、土壤成分,移動物體的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并通過內置的數據處理及通信單元完成相關處理與通信任務。4. 物品編碼技術 物品編碼是物聯網的基石,是物聯網信息交換內容的核心和關鍵字,是物品、設備、地點、屬性等的數字化名稱。5. 數據庫技術 在物聯網時代,作為代表物品的標簽數量是萬億數量級。如此大量的數據需要通過數據庫管理。數據存儲在當地數據庫中,標簽閱讀器與當地數據庫相連接。經過授權,數據庫可以經由網絡存取。針對物聯網的特征,用于存儲物品信息的數據庫應具備如下功能:
數據校對,處在網絡邊緣的數據庫系統,直接與標簽閱讀器進行信息交流,它們會進行數據校對。并非每個標簽每次都會被讀到,而且有時一個標簽的信息可能被誤讀,為此,系統能夠利用算法校正這些錯誤。
解讀器協調 如果有兩個重疊區域的閱讀器讀取信號,它們可能讀取了同一個標簽的信息,產生了相同且多余的產品電子碼。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一個任務就是分析已讀取的信息并且刪掉這些冗余的產品編碼。
數據傳送,在每一層上,數據庫管理系統必須要決定什么樣的信息需要在供應鏈上向上傳遞或向下傳遞。
數據存儲,現有的數據庫不具備在一秒鐘內處理超過幾百條事務的能力,因此,新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另一個任務就是維護實時存儲事件數據庫(RFID)。本質上來講,系統取得實時產生的產品電子碼并且智能地將數據存儲,以便其他企業管理的應用程序有權訪問這些信息,并保證數據庫不會超負荷運轉。
任務管理,無論新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在層次結構中所處的等級是什么,所有的新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都有一套獨具特色的任務管理系統,這個系統使得他們可以通過實現用戶自定義的任務來進行數據管理和數據監控。
6. 網絡安全技術 物聯網和互聯網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但是物聯網和互聯網在網絡的組織形態、網絡功能以及性能上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互聯網基于優先管理的典型特征使得其對于安全、可信、可控、可管都沒有要求,但是,物聯網對于實時性、安全可信性、資源保證性等方面卻有很高的要求。7. 物聯網管理系統開發技術 物聯網軟件和中間件處于物聯網三層架構的中上層和頂層,如果把物聯網系統和一個人體做比較,感知層好比人體的四肢,傳輸層好比人的身體,那么應用層就好比人的大腦。軟件和中間件是物聯網系統的靈魂和中樞神經。

在物聯網概念被大眾理解和接受以后,大家早已發現,物聯網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東西,上萬億的末端“智能物件”和各種應用子系統早已經存在于工業和日常生活中,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把現有的智能物件和子系統鏈接起來,實現應用的大集成和“管控營一體化”,為實現“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和諧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