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 11:10 物聯網 物流市場 供需平衡
從物聯網本質來看,物聯網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形成的一種質的飛躍和聚合性應用。所以可以認為物聯網能夠將各種感知技術、通訊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結合運用到物流產業中,使人與物形成智慧對話,創造一個智慧物流世界。
物聯網的本特征體現在進入物聯網的物一定能實現在互聯網的基礎上互聯互通;物品能夠識別和具有通信特征,具備自動識別與物物通信的功能;物品能夠在網絡系統中具備智能化、自動化、自我反饋能力。物聯網應用在物流產業中,能夠為企業帶來多方面的現實目的:
1、降低物流企業的倉儲成本,企業通過物聯網提供實時掌握商品的庫存信息,了解物品的需要及時補貨,結合供應管理系統解決方案,提高庫存管理能力,變得高效準確。
2、使物流產業供應鏈環節更加緊密。物聯網與物流企業在供應、生產、需求同步動作,控制原梢頭、半成品在供應鏈中的庫存數量,降低不確定性,使上下游合作企業的庫存和資金有效利用,提高了產業的緊密性,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滿意度。
3、推進物流企業加快對物流信息的發展和建設,從整體上提升了企業相關領域的信息化水平,帶動整個物流企業上個新臺階。
4、物聯網使物流產業的各環節更加高效、快捷,物聯網有助于物流功能的整合,通過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提高流通效率,改善物流產業流通環境,加快流通速度。
對我國物流產業而言,物聯網與物流產業的融合,會使物流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智慧物流產業,推進技術創新和變革,為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市場機遇。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在傳統物流配送模式的不足下,結合物聯網技術優勢和物流的特點,提出物聯網環境下物流配送模式,創造出具有特色性、專業性、實用性的現代化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物流物聯網配送模式就是充分發揮物聯網的技術優勢,實現物流在生產、加工、倉儲、配送、銷售、溯源等環節的智能化運作,提升物流資源利用率,減少物流資源的浪費,推動物流向集約型轉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物聯網感知層是通過各種傳感技術,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至信息共享平臺;網絡層是讓各種物流信息通過基礎承載網絡傳輸到應用層,支撐感知層的物流信息傳遞、路由和控制,保證數據在網絡傳輸中的交換;應用層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對各種類型的感知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實現物流在配送過程中智能化的直接體驗。
物聯網環境下物流配送模式更像是一種信息平臺,對物流在各流通環節近似于完全透明的管理方式,全程可視化監控、控制和溯源。同時充分保證市場參與者之間的信息共享,對物流的市場需求進行準確預測,把握市場供求最新動態,實現供需平衡,避免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