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移動支付
支付和服務行業巨頭已經讓移動支付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首選。例如,中國各大城廣州、北京、上海和深圳等,都在利用移動支付應用的巨大滲透率。
廣州市民可以使用手機掃碼乘坐地鐵;公民也可以在線支付醫療處方,他們的訂單將直接送到他們的家中。
而今年,廣州正以全球第一的方式試用微信作為數字身份證。
智慧城市在韓國
在韓國,政府正在與私人開發商密切合作,在填海的土地上設計和建造整個城市。松島是仁川郊區的一個城市,正在籌建中,價值350億美元,開發商熱衷于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具可持續性的城市。
松島的居民將受益于較少的道路交通,因為該發展將優先考慮公共交通和交通。他們將享受開放的綠色空間,其中近40%的城市專注于大自然。他們也會感到更安全, 成千上萬的閉路電視攝像機送入中央行動室,幫助警察和經營者監控城市。
在其他數字先進國家中,韓國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沒有一個龐大的中央團隊為政府機構建立數字服務。
日本有2700萬臺智能電表
隨著東京2020年奧運會的臨近,日本正在使采購流程更加靈活,以減輕公私合作。今年,政府想要嘗試新方法,例如創業公司和中小企業的眾包和敏捷采購模式。
災害風險是公私合作關系影響實際變化的一個領域。國際災害科學研究所正在與富士通合作建立一個使用AI來預測海嘯影響的系統。該系統去年在沿海城市川崎市啟動,將有助于緩解海嘯在高風險地區的影響。
當局將對更嚴重損害的地區有更清晰的了解。他們將收到波高和到達時間的估計。他們還將能夠更好地規劃疏散路線,因為該系統將模擬人類行為與淹水數據一起建模。
東京電力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與東芝合作,到2020年在家中安裝超過2,700萬臺智能電表。業主將可以使用可視化工具定期測量消費模式,并提供數據分析以幫助他們節約能源。
國內最大的物聯網卡交易平臺(http://www.ykfengda.cn)表示,私營部門可以通過支持創業公司和建立本地能力來幫助政府完成智慧城市生態系統。例如,技術服務提供商DXC Technology通過其全球聯盟和客戶幫助創業公司拓展其網絡。作為政府合作伙伴,公司也處于獨特的地位,在技術不可知的同時尋找政策挑戰的最佳答案。政府可能沒有完全有能力單獨解決復雜的挑戰。為了更好地服務公民,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必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