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2 13:22 EPCGlobal 物聯網架構 藥品流通
物聯網技術應用在醫療領域的最初設計思路是移動醫療,實現移動醫療就需要移動計算和智能識別。從2004年以后在醫療行業興起的移動醫療的熱潮,移動醫療核心是管理觀念的轉變,從業務系統轉向對象管理,這也是物聯網的最先的原動力,在醫療物聯網的研究應用中得出了非常重要的想法,所有的系統要基于對象。
在醫療行業最重要的對象就是病人,圍繞病人的是醫生、護士、藥品、器械,所有跟病人有關的系統,如果我們把這些系統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標準和管理規范進行有序的管理得到了基本的效果是所有的對象都是有序地進行,在控制下進行運作,這樣醫院的基本醫療安全、質量就得到了保障。
雖然我國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療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
1、醫院科室之間缺乏信息共享。從目前來看,醫院的管理很多都是相互獨立的,病人的信息很多都是有權限限制,其信息的獲取往往需要在某些必要情況下才能實現,這樣信息的閉塞降低了醫院藥品的管理效率。
2、就診業務流程復雜。從調研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醫院病人從掛號、就診、取藥、檢查等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排較長時間的隊伍,特別是高峰期時秩序更加混亂。當某些病情很復雜時病人可能要往返多次排很多重復性的隊。這是因為醫院的就診業務流程較為復雜,降低了管理效率。
3、信息共享途徑相對落后。目前雖然醫院都是運用電子病歷系統進行管理,但是錄入的方式還無法做到方便自如,尤其是醫生在診斷室還需要通過有線網絡方式查看和錄入病人記錄,無法做到信息的實時評閱和錄入。
4、藥品的采購信息無法即時獲取。醫院對于藥品的來源等詳細流通信息無法實時獲取,病人等更是無法查看藥品的具體來源等信息,這使得醫院無法對相關藥品實施有效的監控,對于供應方的選擇等缺乏后續的信息之道。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技術可對流通過程中的單個藥品進行RFm標識,并以此為索引實時更新藥品的相關信息,可在流通的各個環節對藥品進行查詢和追蹤,為有效解決藥品流通中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可采用歐美普遍支持的“EPCGlobal”物聯網架構。在藥品流通的任一環節,無論藥品是以藥箱的形式被車輛運出,還是從醫院或藥店賣出,識讀器只要將識別出的藥品EPC代碼傳給Savant,Savant就能以此為索引在ONS上獲取包含該藥品信息的PML服務器的網絡地址,然后再根據該地址在PML服務器上查詢,便可獲得該藥品的相關信息,同時還可根據實際情況更新PML服務器上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