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福壽螺”、“瘦肉精”、“三鹿奶粉”、“皮革奶”等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問題推向風口浪尖。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危及到我們的生命。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世界各國政府都加強了食品安全工作,強化或調整了有關政策法規、監督管理條例和科技研究投入力度。?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出現,為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提供了解決之道。
國家糧食局開展糧食流通信息化建設試點,利用物聯網技術,采用條碼和電子標簽結合標識食物,實現加工、運輸、銷售等生產流通過程追溯。實現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不間斷地對條形碼數據和過程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和管理,為跟蹤追溯提供數據源。
畜牧業則開始使用動物耳標記錄家畜的養殖、防疫、檢疫等信息。
食品安全物聯網體系是切之可行的辦法。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這就是物聯網,構建食品安全物聯網是有效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途徑之一。預測污染源和食源性疾病隱患,及早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并在問題擴散之前采取控制措施,這將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同時降低損失。最重要的是,所有人的食品安全將因此得到改善。
國內最大的物聯網卡交易平臺表示,利用食品物聯網的食品追溯可以讓我們了解到食品的生產過程。可以從市場上杜絕問題食品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