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前在市場上,許多商家也借此噱頭,推動自家產品銷售。各種“智能XX”也橫空出世。好像不跟智能沾點邊,老板都感覺跟不上時代潮流替自家產品不好意思似的。
可是這些所謂智能產品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對于我們來說它們到底是方便生活的“法寶”還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呢?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市場上出現的這些“奇葩”的智能設備。
首先就是索尼公司研發出來的“智能假發”。對,你沒聽錯,的確是智能假發。據索尼公司稱,在假發中嵌入物聯網卡,假發中還有一個攝像頭,將手機設備和假發相聯,可以檢測周圍物體,從而在頭的頂部或后部有障礙物時發出提醒。智能假發還可以獲取人體的身體各項體征,以達到提前發現疾病、預防疾病的目的。
其實“智能假發”自上市以來就頗受詬病,畢竟如果不是因為自身生理問題,恐怕不會有人選擇戴上一頂重重、厚厚的假發吧。
另一款產品就是智能腰帶。據廠家稱,智能腰帶內置傳感器與物聯網卡,可以根據用戶的進食情況自動調整腰帶的松緊程度。此外,腰帶扣底部還有一個USB接口,可以給手機充電。Emmmmm,是不是感覺怪怪的,此款腰帶售價可一點也不便宜。那么我們為什么不直接買一條普通腰帶和一個充電寶呢?
接下來就是“智能水杯”了。智能水杯利用物聯網技術及物聯網卡,可以發送數據到我們的移動設備上,告訴我們喝了多少水,以及應該喝多少。其實人體對于水的汲取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天氣、年齡、室內外溫度及干燥程度等。一款小小的智能水杯目前還未能達到完全智能。再說了,喝多少水也和個人的喜好有關。智能水杯對于我們來說也是十分雞肋。
物聯網卡交易平臺表示,雖然這些智能設備也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及物聯網卡,但是并不是所有利用物聯網技術的產品都能夠為我們帶來便利。不過這也說明了物聯網技術及物聯網卡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