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7 11:08 AI硬件 物聯網
狹義的物聯網產業是直接進行物聯網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與應用服務的產業體系,即廣義的物聯網產業中的核心層部分。一般包括物聯網感應芯片及核心器件研發與制造、物聯網網絡通訊渠道建設運營及設備制造、物聯網應用軟件及系統開發運行、專業物聯網應用服務等四個部分,如各類傳感器、新型傳感網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軟件/中間件、系統集成、網絡服務、內容服務、物聯網技術應用等核心產業內容的產業等。
其中,感應芯片及核心器件研發與制造主要包括物聯網終端設備制造,新型標識、傳感識別、網絡支撐設備制造,高可靠射頻傳感系統,芯片設計、電子標簽制造、讀寫器具生產與系統集成,感知終端設備,微納傳感器與執行器核心元器件,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微型發(蓄)電系統等。
例如,目前烽火正茂的AI產品,這幾年AI產品層出不窮,智能音箱、消費機器人、翻譯機……AI技術的成熟,掀起了AI硬件的新風潮。而這個風潮的帶頭人,正是美國的電商巨頭亞馬遜。亞馬遜在14年11月推出了Echo智能音箱,率先讓語音技術走進了消費者的家庭。2年之后,谷歌推出了Google Home,美國的音箱之戰轟鳴打響。到了2017年,谷歌收購HTC手機業務,大喊 All in 硬件。同時,國內的阿里騰訊和百度,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硬件產品。
硬件,成了AI技術落地不可或缺的載體。2016年,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在谷歌大會提到了自家的AI技術,有知識圖譜、自然語音處理、翻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這六點。這六點具體在科技產品上的體現,可以劃分為語音助手、機器翻譯和圖像視覺。
以語音助手為例,語音是最先產品化落地的AI技術。亞馬遜的Echo音箱自發布以來,累計銷售了近2000萬臺;國內外,智能音箱層出不窮,目前基本已經回歸巨頭競爭的格局,創業者幾無機遇;語音技術的成熟,在國內也催生了陪伴機器人的新品類,在15年16年喧囂過后,17年市場趨于冷,勝出者寥寥(在鄒大濕后臺回復”機器人”,查看消費機器人的格局分析)。語音助手在捧紅了智能音箱之后,逐漸開始在可穿戴設備上普及流行。語音耳機、智能眼鏡,逐漸浮現在人們視野中。這部分內部會在下文中重點講解。
物聯卡(深圳)科技資訊指出,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深層發展,物聯網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將會越來越大。中國自改革開放到現在,己經有接近四十年的時間,這期間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世界各國企業己將生產研發中心設立在我國,這極大地支持了以芯片、電子元器件、軟件制造等為代表的物聯網上游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以金融業、交通業和房地產業為代表的物聯網下游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這為物聯網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同時也與物聯網的技術應用帶動產業發展的特征不謀而合。
物聯網所帶動的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的發展,將完全有能力承擔起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擔。因此,我國應該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及其技術應用的步伐,特別注意優先展開在具有戰略性意義行業的物聯網應用,條件允許的話,甚至可以采取國家主導的推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