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5G,很容易想起一個詞就是萬物互聯;這也難怪,根據ITU的愿景定義,5G網絡需要達到在1平方公里內提供100萬個連接的能力。5G和物聯網的關系,就這樣被業(yè)界所熟知了。但在Gartner通信服務供應商研究總監(jiān)劉軼看來,這可能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什么是物聯網?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名稱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5G和物聯網有關系嗎? 劉軼指出,在做物聯網時,需要考慮很多種技術,包括窄帶物聯網、LPWA以及各種技術用來實現物聯網應用,而不應該只專注于開發(fā)基于5G的物聯網應用。“很多企業(yè)和運營商都把物聯網作為5G的重要用途之一,但Gartner認為物聯網和5G沒有必然的聯系;從目前來看,只有1%-5%的物聯網應用是基于5G或者依賴于5G。”劉軼說。為什么說5G和物聯網沒有必然的聯系呢? 1、5G所定義的海量機器通信,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并不多,即便是當前的共享單車,也不需要大規(guī)模的高密度接入。
2、大部分物聯網應用還是依賴于短距通信方式,因為從價格的角度來看,包括芯片、模組、網絡設備等從TCO角度來看,這樣的成本是最低的。5G相關的芯片系統、終端都很昂貴,現在如果用5G做物聯網的話,成本會上升很多倍,遠遠大于所享受到的服務。
3、如果用5G來承載廣域的物聯網接入,勢必需要進行廣泛的網絡覆蓋,而這需要大量的網絡投資,因為5G普遍運行在較高頻段上,這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與網絡設備。
4、很多物聯網應用并不需要5G諸如大帶寬、低時延的能力,比如智能抄表等很多應用場景下都是小包傳輸,而且對時延并不感敏,“80%的物聯網應用對于時延的容忍度是很高的。”
蜂窩物聯網認為:5G的來臨會大大促進物聯網的發(fā)展,有些領域涉及到網絡延遲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一旦5G投入商用將會迅速帶動該領域的發(fā)展,比如無人駕駛等。5G與物聯網沒有必然聯系,5G能夠帶動一些行業(yè)的發(fā)展這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5G的發(fā)展有利于物聯網的應用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應用。
福建蜂窩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網站:網站:www.fwm2m.com)是國內)是國內領先的物聯網通訊運營商、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智慧行業(yè)信息化服務商,公司主營:全國三網物聯卡、無線上網解決方案、農業(yè)物聯網工程、環(huán)境物聯網工程、智慧行業(yè)信息化和物聯網智能終端。合作為盼,歡迎前來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