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0 15:34 物聯網 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
物聯網的發展可以帶動社會全面的向前發展,同時也提出了其發展的基礎條件。其中物聯網對其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提出較高要求。例如,物聯網的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互聯網,而物聯網對互聯網的網速要求更快,覆蓋面要求更為廣泛,甚至達到“無所不在”的網絡存在。
同時,在以物聯網為依托的智能城市的建設中,對于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配套設施的發展,以及對于城市的整體發展規劃、部門間和跨部門之間的信息整合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精準規劃和政策、制度的引導。否則,就會出現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現象涌現,這從根本上是違背了發展物聯網的初衷。
另外,互聯網的安全關乎物聯網的發展速度,目前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己經到達更為嚴重的程度。隨著網絡的擴大建設,安全問題己經涉及到包括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建全和不斷完善市場機制。
2017年7月份,國務院就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圍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目標,加快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形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智能化環境;要利用人工智能推進社會治理智能化,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要加速發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務,圍繞民生需求提供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服務,建立安全便捷的智能社會。”可見,推動一項人工智能技術深化發展的一切前提以及鑒別智能產品和服務是否具有價值的評判標準在于,它是否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是否能為 經濟 發展和社會發展助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017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標志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正式全面啟動實施。《計劃》為國家近 3年的人工智能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并指出要重點培育 8項人工智能創新產品和服務,以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推動智能產品在工業、醫療、交通、農業、 金融 、物流、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的集成應用。
例如,曠視科技一直深耕金融、安防和地產等行業,立足于自有原創深度學習算法引擎 Brain++,曠視已經開發出了一系列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并在這些垂直行業的應用中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其中曠視在中國 26個省打造的城市大腦數據平臺正在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并在雪亮工程、杭州 G20峰會、廈門金磚峰會、海南博鰲論壇、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等眾多城市項目、國際級峰會和賽事的安保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基于此,物聯卡(深圳)科技資訊指出,技術創新終極目標是服務于民。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引擎,而近年來我國從國家戰略層面大力支持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發展的政策頻出,其目的不僅是要打造科技強國、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更是希望讓創新技術服務于民,能夠提升人民生活質量。
智能社會的載體是智能城市,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協調城市資源,保障城市安全便捷運轉的城市大腦,肩負著“賦能機器之眼,構建城市大腦”的社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