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 09:28 物聯網安全
“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興起,5G、區塊鏈、人工智能這三大引領未來的信息技術將對當今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云表示。 今天,世界在新技術的促進下正向更高效、智能、環保、便捷的方向前進,涌現出無人超市、智能制造、生物特征識別、無人機和無人駕駛等眾多高科技產品和應用。然而,在人類享受新技術帶來的智能和便利的同時,大量個人隱私數據悄無聲息地被復制、共享、傳播。安全和隱私保護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數據治理是構建人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它離不開管理和技術手段的綜合運用。而密碼技術是數據治理和信息保護的重要手段,密碼技術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安全、和諧和美好。密碼技術將深度融合和根植于5G、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為安全保駕護航。
國家密碼管理局商用密碼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霍煒說,萬物泛在互聯是大趨勢,未來萬物皆可數化、萬物皆可互聯、萬物皆可控制。物聯網發展的終極形態,將是廣泛互聯、應用融合、實時反饋、跨域交互、高度異構,這將成為物聯網泛在化的必然趨勢,并呈現出三個主要特點:一是規模大,應用廣;二是形態復雜多變;三是既有的邊界被打破。
那么,經典網絡邊界防護模式,不再完全適用于新的物聯網場景和可定義、可調整的安全需求。而密碼是物聯網安全的核心技術,是整個網絡信任體系的基礎支撐。利用密碼在身份鑒別、數據加密、信任傳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來維護物聯網的安全秩序,構建其彈性邊界,并與其他多種安全技術一道共同構建堅實的物聯網安全防線。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副局長梁斌認為,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安全問題。在設備、控制、網絡、平臺、數據等工業互聯網主要環節,仍然存在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不能適應當前的網絡安全新形勢、安全人才不足等諸多問題。
為加快構建可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梁斌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緊跟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努力引領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發展。二是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標準落地實施。全面推廣技術合規性檢測,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三是完善監管和評測體系。四是切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構建覆蓋系統建設各環節的安全防護體系。五是聯合行業力量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
據中國信通院院長劉多介紹,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形勢,存在大量針對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惡意嗅探事件,工控系統漏洞中高危漏洞占比偏高,既面臨來自互聯網的外部威脅,又與工業生產等內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安全風險嚴峻復雜。
故此,劉多提出建議,要從五個方面加強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其一,頂層設計:出臺系列文件,形成頂層設計;標準引導: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體系框架,推進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制;技術保障:夯實基礎,強化技術實力;系統布局:依托聯盟,打造產業促進平臺;產業應用:加強產業推進,推廣安全最佳實踐。
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龐松認為,目前交通行業對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安全研究不足,對于汽車自動駕駛、智能船舶等下一代交通系統的網絡安全管控尚未形成明確思路。
下一步將從健全制度體系、加強檢測和監測預警、加強標準制定落實、強化物聯網系統建設安全管理等多個方面重點發力。具體而言,包括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相關管理規范,研究制定交通領域物聯網終端安全、基于云計算的應用安全防護策略;推動關鍵基礎設施態勢感知平臺建設,推動交通領域專用物聯網終端安全檢測;健全完善物聯網安全標準體系,研究自動駕駛相關技術規范;加強信息化建設安全的源頭管理等一攬子舉措正在推進中。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張義豪認為,5G和物聯網技術是信息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搶占5G和物聯網技術制高點,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彎道超車的必由之路,加大5G和物聯網及相關領域的技術突破和商業應用,理當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邏輯必然和題中之義。國企央企在5G通信和物聯網領域的擔當和使命,要充分利用好、發揮好國有企業的優勢資源,加大5G和物聯網等信息科技領域投入研發力度,大力強化自主創新,在尖端和基礎等領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不但能夠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且能夠降低民營企業成本,引領帶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