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14:51 物聯網隱私
正如Pepper在其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僅僅因為智能設備空間復雜且快速發展,公司沒有理由不做更多工作來保證物聯網安全和隱私。該報告專門研究了來自Guardzilla,iHome,Merkury,Vivitar,Wyze,Zmodo,Momentum和Oco等品牌的12種不同的現成物聯網智能家居設備。購買這些設備的零售商名單包括沃爾瑪、百思買和亞馬遜 ,基本上是美國三大零售商,美國消費者最有可能購買這些物聯網設備。
然而,盡管客戶在從這些商店購買時可能具有舒適度,但在保護物聯網安全性和隱私方面,這些產品幾乎令人尷尬。在基本情況下,安全性故障包括缺少數據加密,缺少加密證書驗證以及在設備和應用程序之間經常收集和傳輸的數據,而沒有任何安全措施。
在一個特別令人震驚的案例中,只有一個功能(打開和關閉)的Merkury智能燈泡還需要安裝Merkury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跟蹤位置數據、錄制音頻,并訪問手機上的存儲。此外,特別令人擔憂的是,Merkury應用程序將硬編碼鏈接返回到40個不同的第三方網站,包括一些中國科技公司(例如阿里巴巴,淘寶,微博)。
中國在物聯網中的作用
在報告中,Pepper IoT特別提到了中國在物聯網中的角色。目前在美國市場銷售物聯網設備的許多消費者科技品牌與中國有很強的聯系,這自然會引發一些問題,即如果未經用戶同意,可能會使用智能設備獲取的任何個人信息作為其數據收集的一部分。在大數據和實時通信的時代,現在對于共享和收集的數據量存在非常現實的擔憂。
在某些情況下,與中國的關系可能是良性的,因為簡單地讓用戶能夠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他或她驚人的智能設備體驗。
關于物聯網安全和隱私的報告還指出,修補不會解決“系統性”問題。相反,必須從第1天開始在設備中內置安全性和隱私。因此,如果設備是在不完全利用加密的平臺上設計的,那么新的安全補丁將會有很多好處。
最后,Pepper明確表示整體市場必須將安全放在首位。不僅是設備制造商,還有零售商和政府機構,必須更加密切地關注物聯網安全和隱私。正如Pepper在其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制造商和零售商甚至可能根本不考慮安全問題。”
國內物聯網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表示,從現在到2020年,數十億設備仍在等待連接到互聯網,希望設備制造商和零售商最終能夠了解這些設備創建的許多物聯網安全和隱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