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10:16 物聯網
傳感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現在的傳感器擁有超小體積、高效節能、功能全面,因而成為物聯網核心的重要資產。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人類世界的任何物理信號都可以轉換為電子信號,繼而轉換為機器能夠處理的數字數據,實現任何設想的應用場景。無論是家庭娛樂系統的人類情緒監測,還是智能農業應用中的土壤氮飽和度,抑或是預測性維護場景中的渦輪機震動,數字傳感作為人類環境感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類生活和科技之間建立起新橋梁。
第二個發揮作用的推動因素是連接。已經確立并經過現場驗證的標準目前覆蓋了整個連接范圍,從NFC等超短距離連接到中等距離(WiFi、Thread、Zigbee、V2X),再到廣域網和整座城市(Lte、LoRa)。在廣域網領域,5G承諾即將兌現。目前,第一批5G基礎設施試運行方案已在歐洲、中國和美國推廣落實。此外,超寬帶(UWB)等更先進而強大的技術也正在實施,進一步縮短連接差距,為全新的應用場景提供支持。
第三大支柱是“邊緣”:這項根本性創新變革正在將越來越多的智能科技推向邊緣。在邊緣產生數據并在數據中心處理的舊模式已達到極限。計算將隨之迅速轉向邊緣。實際上,IDC預測表明,僅僅一年之后,就有43%的物聯網計算發生在邊緣。出現這種趨勢的理由十分充分。專用邊緣處理可以減少響應時間和網絡擁堵。例如,自動駕駛汽車主要依賴于實時處理,以瞬間做出正確的決定。通過專用處理,無需建立低效率和無響應的集中式云數據中心來處理顯著增長的數據收集量。專用處理在設備級別更加可靠,更好地保護用戶的隱私,因為原始數據不會上傳到云端。
一項近期Cisco研究表明,美國只有9%的受訪者表示高度信任物聯網設備。換言之,在數字時代,如果一個人必須時刻警惕冰箱會不會泄露自己的隱私,又何談幸福?恩智浦在為安全生態系統提供解決方案方面具有成功經驗,例如安全微控制器、NFC、支付、門禁控制、高速網絡交換機等,因此我們的工程師和業務人員在創建信任互聯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通過設計確保安全的理念還包含安全制造設計、安全信任配置和安全交付,從而建立起物聯網生態系統的第四大支柱。
新的傳感技術、跨全球連接、從中心向邊緣的轉變、通過先進的安全技術保護系統和設備是物聯網從探索階段邁向實際實現的重要推動因素。我們預計到2025年,互聯設備將達到750億臺。終端設備可能達到數萬億臺,全新的應用和業務模式都圍繞著這些設備展開,從中心向邊緣的轉變將帶來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