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14:26 物聯網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移動支付的方式越來越注重和科技的融合。以往,新興技術帶來的支付變革更多是硬件與渠道層面的,如ATM、卡介質、網上銀行等。人工智能讓設備更“聰明”,物聯網由此在更復雜的場景下應用。
支付場景多樣化。物聯網對傳統支付的改變,不只是無人超市和智慧門店會用到。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結合形成的軟硬件一體化系統,其工具屬性較強,具有較高的遷移復制能力。如物聯網停車場,對超時車位進行收費。車主無需下車,車輛控制系統內置物聯網卡,行駛到攔截桿處自動完成支付。
消費無感體驗上升。告別了過去的給錢找錢、給卡刷卡方式,支付二維碼成為商家必要的工具。物聯網及人工智能,利用RFID技術、紅外技術、傳感器技術等,更加高效地完成用戶識別和資金轉移。消費者代替了收銀員,走到自助收銀臺前,把選好的商品對準掃碼器掃一下,最后確認支付金額就可以離開了。
時尚與功能兼備。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目的是讓消費流程更簡化。未來物聯網可穿戴設備將普遍使用,如裝有物聯網卡的手表、衣服、鞋子。刷臉支付可能部分人難以接受,可以通過物聯網可穿戴設備實現個人信息與收銀系統連接,進而完成支付。
國內物聯網卡交易平臺物聯網之家表示,雖然基于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支付,現在還處于初級階段。可以確信的是,總有一天會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