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一直在設備和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創新。去年,奧迪與華為合作開發聯網汽車。銀行和技術集團渣打銀行開始與華為合作開展一項應用程序,使渣打銀行能夠在供應鏈中實時跟蹤貨物。
供應鏈優化初創公司Locu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在最近接受采訪時表示,“供應鏈中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信息可以用來作參考。對數據的這種需求是物聯網可以提供幫助的地方,傳感器能夠通過車輛電子記錄設備收集和傳輸實時數據,以實現實時產品跟蹤或產品移動時的溫度。
三星最近發布了計劃,到2030年將花費大約1160億美元來提升其在半導體領域的地位,這一目標旨在獲得邏輯芯片的主導地位,為計算機、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傳感器提供動力的處理器,以滿足人工智能。
三星最近還推出了Exynos i T100,以增強短距離通信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i T100處理器兼容智能照明,可穿戴設備和家庭安全等廣泛應用。
物聯網面臨的挑戰在全球來說都是安全和環境問題。在更換過時的技術時,人們對產生的廢物提出了擔憂,并且還擔心監控消費者的設備會侵犯隱私并威脅安全。
歷史告訴我們,不管是什么時候,當新技術替代傳統技術的時候,必然會引發產品的更新換代,淘汰大量的傳統老舊產品。當然,這些被淘汰的產品會有一部分能夠回收再利用,然而由于數量巨大,難免會產生大量的廢物,其中包括很多具有一定危害的東西,如果隨意丟棄勢必會產生環境的污染。
不過,新技術的應用有時候只是對舊設備進一步改造,在傳統構造中置入新的芯片或者是零件,比如智能設備就是將原來設備置入物聯網智能芯片以及物聯網卡,這樣一來設備就能夠實現數據的共享,加快自動化進程,從而今生人力和物力。
另外安全性問題是物聯網技術的另外一個挑戰。和互聯網一樣,物聯網面臨的威脅仍然主要來自網絡安全。數據的泄露和黑客的入侵會為物聯網系統造成較大的破壞,從而為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國內物聯網卡供應平臺物聯卡商城表示,當我們有數百萬這樣的物聯網設備,就像人類一樣,會有好人和壞人。我們如何檢測到這一點?我們如何管理?管理復雜的基礎設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過物聯網系統通過自動化進程正在逐漸解決這樣的問題,為企業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http://www.wlk.cn/a/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