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網絡攻擊的影響
針對五個國家(中國,德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的700家企業的愛迪德全球互聯產業網絡安全調查還發現,由于與物聯網相關的漏洞,運輸、制造和醫療保健領域的企業遭受了巨大損失。
由于物聯網處于這些行業的相對初期階段,如果不采取行動,這種巨大的財務負擔只會增加。在接受調查的人中,99%的人認為安全解決方案應該是新業務模式的推動者,而不僅僅是成本。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物聯網安全作為事后想法的先前思維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這項研究最有希望的成果之一發現,當今的技術,運輸,制造和醫療保健企業正在更加戰略性地考慮安全問題,”愛迪德戰略合作伙伴,業務開發和營銷副總裁Steeve Huin說。“這清楚地表明,今天的企業意識到安全可以為其企業帶來的附加值。從在互聯汽車中實現新的租賃或訂購模式,到數字雙胞胎革新制造流程,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保健,安全性是在當今互聯世界中成功實施新的和未來商業模式的推動因素。”
物聯網設備的未來安全性
雖然安全思維模式可能正在發生變化,但該研究還表明,對這些企業內物聯網設備的未來安全性存在明顯缺乏樂觀的態度。只有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企業擁有解決網絡安全挑戰所需的一切。
4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企業內部的其他專業知識、技能來解決網絡安全的各個方面。緊隨其后的是更有效的網絡安全工具和實施更強大的網絡安全戰略,每個戰略占43%。
也許更令人擔憂的是,82%制造物聯網設備的企業擔心他們開發的設備沒有充分保護網絡攻擊。此外,共有93%的制造商和96%的物聯網設備用戶表示,他們制造或使用的物聯網設備的網絡安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或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英國,德國和中國,100%的物聯網設備用戶認為他們使用的設備的網絡安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或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改善。
安全措施到位
隨著以物聯網為重點的網絡攻擊變得越來越普遍,企業正確地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然而,該研究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沒有在其業務中實施軟件保護技術。
此外,更少的企業實施了移動應用程序保護(52%),還有企業仍將安全性作為產品設計生命周期過程的一部分(49%)。該研究還發現,只有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53%)進行持續的安全和代碼審查。
國內物聯網卡供應平臺物聯卡商城表示,雖然許多企業可能沒有最強大的網絡安全策略,但大多數企業計劃在明年增加其網絡安全組合。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18%計劃在明年增加軟件保護,29%計劃增加移動應用程序保護,30%計劃將安全性作為產品設計生命周期的一部分,29%計劃實施持續安全性或明年的代碼審查。
(文章來源:http://www.wlk.cn/a/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