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物聯網安全性被列為高管的第二大關注點,企業已經開始實施旨在保護其網絡和數據中心安全的新流程,計劃和政策也就不足為奇了。例如,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引入內部培訓系統,旨在讓員工快速了解物聯網安全等主題。4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在專用網絡上部署物聯網設備,以降低這些部署的風險。
其中,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定期進行固件和軟件更新。4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定期檢查對邊緣設備的物理訪問是否存在遭受黑客攻擊的風險。另有3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將數據加密設置為添加到其網絡中的所有新設備的默認設置。
5G在物聯網安全中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為5G的未來做準備,充分認識到5G是一個潛在的改變游戲規則的高新技術。畢竟,對于5G網絡,這不僅僅是更快的問題。特別受益于5G技術的創新的常見例子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和遠程手術。借助5G技術,自動駕駛汽車將能夠實時連接,從而解決交通管理等問題。借助5G技術,外科醫生將能夠實時向世界各地的測試,掃描和醫療程序提供建議。
此外,與此同時,連接設備的數量將在未來幾年內呈指數級增長。根據相關數據預測,到2020年將有310億個物聯網設備,到2025年將有740億個連接設備。僅僅通過純粹的數字,這就徹底改變了黑客的潛在攻擊面。由于有如此多的設備通過龐大的隱形無線網絡相互連接,因此它將專注于專為5G安全性而設計的安全工具,它將使設備安全至關重要。
那么物聯網安全將如何改變和發展以應對涉及移動網絡的這些新威脅?目前比較可行的一個想法是,基于5G的物聯網網絡將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操作員無法跟蹤大型5G網絡中的所有安全威脅,但機器可以。通過機器學習,網絡將能夠“學習”新的安全威脅,實時識別它們,然后啟動自動修復策略。
最后,物聯網安全專家表示,企業可能需要轉向新的安全框架。新的5G模型將更像是一種“安全結構”模型,其中設備可以在集成網絡,自動化系統,開放API和常見物聯網安全標準之間輕松轉換。
國內物聯網卡供應平臺物聯卡商城表示,物聯網設備為各行各業的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了挑戰和機遇。更多的思考需要考慮邊緣的物聯網安全性,以及新興技術可以幫助減少保持物聯網網絡安全的艱巨任務的新方法。
(文章來源:http://www.wlk.cn/a/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