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學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新生介紹,5G將在消費市場和行業應用市場得到廣泛應用,有潛力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銷售,同時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5G將成為全新的、開放融合的智能化網絡。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看來,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是5G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到2030年,移動網絡連接的設備總量將超過一千億部,移動業務流量將增長數萬倍,真正形成萬物互聯的場景,“人從大腦發出指令到肢體反應大約需要20到30毫秒的時間,試驗中5G的延時響應時間可以達到毫秒級,這就意味著未來5G在車輛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緊急搶險支援等方面都可以大有作為。”
記者了解到,北京目前已經有不少地方覆蓋了5G信號,比如中關村地區、學院路部分高校、部分軌道交通沿線。隨著商用牌照的發放,通信運營商也正在全力推進5G基站建設,未來手機信號會越來越好。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在學校基站附近實際測試,5G下載速度可以達到每秒數百MB,峰值甚至接近GB,“瞬間下載APP,秒速刷新看視頻都不是問題。”
網速這么快,流量會不會讓我們“破產”?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黃秀清告訴記者,在市場競爭下,5G流量單價隨著網絡普及和用戶需求增長會逐漸降低,未來5G的流量單價會低于4G流量單價。
5G如此美好,不過因為射頻模塊、端口等不同,我們要體驗它的神奇,就必須得換一部手機。記者注意到,目前已經落地上市的一些手機型號,每部價格大約在5000元到8000元,總體仍比較貴。不過胡堅波和黃秀清都表示,現在華為、三星、小米等手機制造商對于5G手機研發生產都非常積極,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會有大批5G手機上市,到時候價格肯定會明顯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