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5G商用外,上半年的大事件還有雙千兆城市建設的啟動,千兆寬帶正式進入家庭。無論是5G還是千兆寬帶,高速網絡帶來的海量流量讓網絡重構成為了重點。
1.七國5G正式商用
2019年作為5G元年,目前已有美國、韓國、英國、瑞士、澳大利亞、西班牙、中國共七個國家率先商用5G網絡。上述率先商用5G網絡的國家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濟的強勢。
上述國家在2018年GDP全球排名中,除了美國和中國排名前兩位外,英國排名第5,韓國排名第11,西班牙排名第13,澳大利亞排名第14,瑞士排名第20。這些國家全部處于GDP排名全球前20名之列。
經濟的強勢,代表各國的運營商有充足的資金建設5G網絡。并且試圖讓本國在5G時代中處于領先地位。雖然目前上述國家都沒有做到5G網絡全面覆蓋,但大規模燒錢的5G網絡建設正在逐步進行。5G時代,經濟強國會利用好這一潮流,刺激國內經濟發展。
5G網絡已來
2.四大運營商獲得5G牌照
工信部正式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以及中國廣電四家公司頒發了5G商用牌照。
這四大運營商獲得的5G運營頻段如下,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中國廣電獲得700MHz頻段。
3.5G應用引發探討
5G僅僅是讓個人的終端上網更快了嗎?相關討論在網上進行的如火如荼。就像4G網絡催生了Facebook、谷歌、阿里、騰訊等一系列互聯網巨頭一樣,5G網絡的覆蓋,正在推動相關產業升級。
為了鼓勵5G相關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上海重點建設了10個5G創新應用示范基地,打造100家5G創新應用企業,在5G相關的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以及應用產業規模分別達到一千億,實現3個一千億的目標。
尤其是智慧工廠、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溶酶體、智慧商圈、智慧港口等應用場景,會使用大量和5G相關的設備。從而帶動上下游的5G產業鏈擴張,5G在各個行業的深度應用,將創造出更多的需求,帶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4.千兆寬帶進入家庭
5G在2019年上半年搶了固網寬帶的風頭,三大運營商在今年正式啟動雙千兆城市計劃。除了5G網絡千兆外,家庭光纖寬帶也已經正式有了千兆寬帶套餐,響應國家寬帶提速降費政策的進一步執行。
數字經濟時代,網速就是經濟發展的一大引擎。高速的網絡,將會為經濟發展催生出更多的可能。
5.網絡架構升級備戰5G
5G時代,流量的爆發式增長和海量的接入終端,對運營商的骨干網絡是一大新挑戰。三大運營商除了進行硬件性能的升級外,甚至還需要重構軟件架構體系。比如,面對5G網絡的高爆發流量,目前在數據存儲轉發的性能上已經出現了瓶頸。如果想要提升數據的傳輸能力,就要采用新網卡提升轉發能力。另外,目前運營商還引入了AI技術,計劃構建智能網絡。
目前制約5G發展的一大死穴,就是網絡重構問題。運營商的網絡結構現在還存在問題。任正非的描述則更為直觀,“就好比我嘴巴很大,但是喉嚨很小,我吃一大塊肉還是一口吞不進去。華為未來將投入1000億美金解決網絡重構的問題”。
5G基站建設潮來臨
6.5G基站建設潮開啟
目前上海是國內唯一有三大運營商同時進行5G外場試驗的城市,2019年上海將建設超過1萬個5G基站,中心城區和郊區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另外如首個5G火車站也將在虹橋站落成,推動行業應用落地。
得益于良好的電子科技產業基礎,深圳的前海自貿區已經成為全國首個5G網絡全覆蓋的自貿區。2019年深圳將建設第一批2000個5G基站,率先在福田CBD北部區域進行覆蓋。5G生態上,將打造智慧機場、福田地鐵樞紐等5G體驗區。
以上海和深圳為先期重點城市,北京等全國城市都將在未來兩三年時間掀起5G基站建設熱潮。
Starlink的互聯網衛星
7.衛星互聯網正式入軌
SpaceX計劃了兩年之久的Starlink互聯網衛星計劃,首批60顆衛星已經在5月底由一枚獵鷹-9火箭發射入軌。Starlink每顆衛星重227千克,有多個高通量天線和一個太陽能陣列。衛星還配備了電動推進裝置,該發動機需要將Starlink從其下降高度440km提升至其550km的操作高度。
8.WiFi6設備已上市
WiFi的路由器和終端,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正式面世。終端方面,三星的S10系列手機已經內置支持WiFi6技術的無線網卡;無線路由器方面則有華碩、NETGEAR已經有支持WiFi6的相關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商用產品方面,華為、新華三也已經推出支持WiFi的無線ap產品。
去年10月份,WiFi聯盟正式確定了第六代WiFi標準,簡稱WiFi6。WiFi6的峰值無線傳輸速率可達9.6Gbps。相當于下載速度為1228.8MB/s,超高網速將會完全顛覆我們的生活方式。
9.AI和機器學習被引入網絡架構
為了迎接5G到來,運營商需要加班加點的來建設5G承載網。4K視頻、VR、在線游戲等,都讓用戶在5G時代會消耗更多的流量。此外,物聯網的爆發會讓接入設備成百倍的上升。
AI和機器學習植入5G承載網,不需要任何的硬件,是純軟件的形式。無需替代和植入硬件,只要放在承載網絡中跑起來,就可以實時進行分析。AI和機器學習的搭配,可以通過應用行為,進行網絡分析,實時進行網絡動態調整。
10.華為做到5G全球領先
根據上半年數據顯示,華為已獲取了50個5G商用合同,發貨超過15萬站;目前宣布5G網絡商用的國家中,有三分之二由華為協助其構建。在5G標準方面,華為為3GPP 5G標準的提案貢獻超過18000件,擁有2160個5G SEP(標準必要)專利,排名世界第一。
結束語
無論是5G、光纖寬帶還是衛星互聯網,所有網絡升級的背后都是網速的提升、網絡結構的重構和升級以及硬件設備帶來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