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為輿情最高峰值,網媒渠道成為傳播主力
監測周期:2019年6月24日至7月1日22時,單位:篇次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至7月1日22時,與MWC上海展期間5G話題相關的輿情信息總量達20141篇次。從輿情傳播走勢來看,6月24日至6月25日為輿情發酵期。此階段,媒體紛紛發布了相關預熱宣傳稿件,帶動輿情熱度逐漸走高。6月26日,2019MWC上海展正式開幕,眾多中央級媒體、地市級媒體、行業媒體、商業門戶網站以及自媒體平臺集中參與報道,輿情熱度迅速攀升,并于6月27日出現最高峰值(當日信息量達5724篇次)。6月28日,日信息總量較前一日雖略有下降,但依舊保持著較高熱度。6月29日為輿情熱度持續期,媒體繼續發布了有關5G話題的內容。6月30日,日信息傳播量首次低于1000篇次,事件熱度開始有所降溫。7月1日,輿情信息量較前日雖略有上漲。
從傳播渠道看,網媒平臺的表現最為搶眼,占各渠道總報道量的55.8%。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日報網、環球網、中國網、中國消費網、中國青年網、中國科技網、觀察者網、中國信息產業網和中國通信網等媒體均發布了相關報道。微信渠道次之,總報道量為3930篇次,“人民郵電報”“通信世界”“通信產業網”“C114通信網”“U學在線”以及“5G”等公眾號的傳播效果比較突出。此外,以《人民郵電報》《環球時報》《國際金融報》為代表的平面媒體,和以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為代表的新聞客戶端,也發布了MWC上海展上有關5G話題的大量信息。各平臺的合力傳播,有效擴大了大會的品牌影響力。
輿情觀察
圖:“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G話題相關媒體報道詞云圖
報告顯示:5G布局,亞太市場將遍開花
當前,全球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布局5G。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在MWC上海展上發布的《移動經濟》系列亞太版最新報告顯示,亞洲運營商計劃在2018至2025年間投入3700億美元構建新的5G網絡。預計到2025年,24個亞太市場都將推出5G,中國28%的移動連接將通過5G網絡運行,將占到全球所有5G連接數的約三分之一。報告還指出,未來15年,5G將為亞太地區的經濟貢獻近9000億美元。
千行百業+5G,三大運營商積極推動5G向縱深方向發展
MWC上海展開幕前一日,中國移動發布了“5G+計劃”。5G+4G、5G+AICDE、5G+Ecology、5G+X,中國移動從以上四方面推動5G向縱深方向發展。其中5G+AICDE計劃是指促進5G與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邊緣計算領域的融合;5G+X計劃是指通過5G賦能垂直行業的應用創新,推動5G在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醫療、智慧工廠、智慧校園、智慧城市、家庭娛樂、智慧農業、無人機等行業的應用。在本次展會現場,中國移動展館還具體呈現了5G智慧媒體、5G互動教學、5G工業互聯網、5G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
中國聯通方面,其在展會期間發布了13款最新的5G行業產品和7部行業白皮書。13款基于5G網絡結合人工智能、AR、VR等技術的創新產品,分別為5G云專線、智慧政務隨身辦公助手、5G+MEC智慧場館、能量信息網關、海天一體5G智慧應急、5G?;繁O管云平臺、移動視頻監控云平臺、5G智慧港口、5G+AR文旅內容云、虛擬現實教育云平臺、5G協同院前急救、遠程智能駕駛等,范圍覆蓋交通、文旅、教育、醫療、體育、能源和應急安全等多領域。白皮書闡述了5G在不同領域多個場景下的典型應用,充分體現了中國聯通對于5G行業應用的總結和展望。
中國電信集監控、稱重、兌現、身份識別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垃圾回收站收獲輿論較多好評,據介紹,在5G網絡下,這個回收站可順利實現垃圾秒變錢,目前已在上海多個小區布點使用。
手機廠商和運營商等紛紛公布5G設備最新動態
5G商用牌照發放后,5G手機究竟何時發布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話題。在2019MWC上海展上,手機廠商和運營商紛紛公布了5G手機的最新動態。vivo表示,其旗下品牌iQOO將推出首款5G手機,并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售,甚至極有可能在8月份開啟發售。OPPO稱,其品牌5G手機已完成商用前最后一道認證,計劃在第三季度面向中國市場推出5G手機(OPPO Reno5G)。三星則宣布今年下半年將會推出3-4款5G手機。華為方面,Mate20X5G獲得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為主要宣傳點,與其他幾家友商宣布5G手機發布時間不同,華為重點強調了該版是一款同時支持SA/NAS的5G雙模手機。中興表示第一批5G手機的發布時間預計會在7月。此外,中國移動還推出了首款自主手機品牌5G手機先行者X1,將于今年8月亮相;中興的5G芯片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產品,基于7納米工藝,相關產品將在下半年發布。
5G+醫療話題關注度較高,輿論呼吁國家應強化政策支持力度
5G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備受輿論關注,具體來看,5G遠程手術的具體應用實例收獲輿論較多支持和期待。本次展會期間,中國移動運用5G技術讓上海市東方醫院肛腸外科主任主刀的直腸NOSES手術呈現在參會嘉賓眼前;中國聯通展臺同樣直播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進行的一臺腹腔鏡肺癌根冶手術;中國電信也宣布助力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機器人多中心聯合遠程骨科手術。5G技術正助力醫療領域發生著顛覆性的變革。而當談到5G未來的應用發展時,完成中國首例基于5G的遠程人體手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凌至培表示,未來5G可能最先實現的是醫療轉化,目前的實驗場景,實現點對點的對接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要普及,就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
輿論觀點
NSA是否很快會被淘汰?
MWC上海展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明年1月1日開始,5G手機必須具備SA模式,NSA的手機就不可以入網了”的表述,引起輿論軒然大波。一時間,諸如“高通系產品或集體涼涼”等傳言在社交平臺引發網民熱議,有消費者甚至擔憂,今年下半年購買的搭載高通芯片的手機是否就意味著明年不能再使用了。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5G網絡演進的最終目標是由NSA組網向SA組網過渡,但是三大運營商都是在同時做5G非獨立組網和5G獨立組網,現階段還沒有哪家運營商可以開展獨立組網。這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5G將是NSA和SA并存。此外,自媒體號“老冀說科技”稱,如真如楊杰所說,那么無論是對手機芯片廠商還是手機廠商來說,都將是一次洗牌,相關企業應做好備份方案,以備不時之需。
下半年5G手機發布后市場將如何表現?
多家手機廠商紛紛宣布,第三季度將陸續發布5G手機??梢灶A見,5G手機話題熱度近期將持續走高。通過梳理目前輿論觀點,與5G手機相關的以下擔憂應引起關注:一是有自媒體文章認為,5G手機發布后用戶能否買得起將是個問題,因為畢竟多家手機廠商負責人早在去年便給消費者打過預防針,5G手機價格大漲已成定局。二是有消費者擔心會搶不到5G手機,如,華為5G手機擁有著超前的設計以及出眾的功能實力,勢必會在上市后引起一陣哄搶。
5G落地亟需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中國新聞網在《遠程醫療和教育應用可期但5G仍有四個命題待解》一文中提到,6月27日,在由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舉辦的“5G.產業智聯新時代”主題論壇上,當談到對于5G目前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時,來自醫療、媒體、金融和交通領域的專家認為,政策、規模和合作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日報網還特別指出了5G應用在超高清領域存在的問題,如,超高清視頻能力供給不足、采集制作等關鍵技術仍存在短板、消費級終端還未在用戶層面普及、內容制作和市場爆發點不清晰等等。智東西引用業內人士的觀點稱,明年5G在落地上將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基站建好了,但是行業應用還沒有跟上。文章認為,5G要想在行業中落地需要打破傳統行業間的藩籬,運營商需要與各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積極推動5G落地。
輿情解讀
5G被喻為世界“新的石油”,將催生出越來越多的產業風口。誰把握住了風口,誰便能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發揮更強的影響力和主導性。5G發展,需要關鍵核心技術的支撐,也需要務實、創新、協作、共享的奮斗精神,即全產業鏈的緊密配合。要知道,5G的真正落地將會是一場漫長的過程,因此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十足的勇氣非常關鍵。這一點,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有一定意義,對于企業、行業乃至整個社會亦如是,這些品質將成為中國5G永續發展制勝的重要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