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攜手中國聯通、華為,采用聯通5G網絡接入,通過華為Wi-Fi 6技術進行網絡拓展,將深圳地鐵福田樞紐建成全國首個應用Wi-Fi 6技術的地鐵車站,實現5G與Wi-Fi 6技術的完美融合。華為Wi-Fi 6可以提供4倍于傳統Wi-Fi的帶寬,單個AP支持用戶數提升4倍,平均時延降低50%,覆蓋范圍提升20%;擁有第三代相控陣智能天線,確保用戶有良好的信號覆蓋;智能調優技術自動檢測空口質量,智能優化網絡,有效提升網絡容量和用戶體驗;智能應用加速技術,多隊列分組調度,不懼擁塞,業務時延低至10毫秒。
不知不覺,身邊的5G早已不是“新鮮事”
◆ 2019年央視春晚,在深圳分會場實現4K超高清內容的5G網絡傳輸,系我國首次進行的5G網絡4K傳輸。
◆ 2019年1月,廣東聯通聯合中興通訊在深圳5G規模測試外場,打通了全球第一個基于3GPP最新協議版本的5G手機外場通話(FirstCall)。
◆ 2019年2月,在成都“夜游錦江”航段,中國電信四川公司成功實現5G+8K全球首航,實現了5G+8K遠程直播視頻連線。
◆ 2019年2月,中國首個5G智慧高速公路項目落地湖北,實現對高速公路透徹全面、實時準確地感知。5G智慧高速無人駕駛也進入申請測試階段。
◆ 2019年2月,中國交建振華重工聯合青島港集團、中國聯通和愛立信,在青島港實現了全球首例基于實際生產環境下的5G遠程岸橋操作。
◆ 2019年5月13日,全國首例5G+MR遠程肺部手術在江蘇順利完成。
◆ ……
隨著5G商用牌照的發放,一個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時代將加速到來。
5G技術可謂智慧城市的基礎與保障,是深入推進“城市大腦”建設的基石。高密度全覆蓋的5G網絡,如同神經元一般通達城市各個區域,織好這張5G網絡,考驗著建設者的智慧。
目前,雄安新區正在深入推進5G建設。
5G基礎設施的空間部署方案
與物理城市空間同步規劃、同步設計
6月27日,雄安新區一位5G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空間規劃能夠同步為5G的部署做好銜接和支持,包括地下綜合管廊為通信管線鋪埋預留空間?!?/span>
在雄安,5G基礎設施的空間部署方案與物理城市空間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后續也將同步建設實施。
該負責人表示,多功能信息桿柱作為5G微基站掛載的主要載體,能夠基于5G的需求進行空間點位的部署。
5G基站則采用宏微協同,宏站廣域覆蓋、微站深度覆蓋、室分精確覆蓋的原則方式進行規劃部署。
規劃初期,基于雄安新區的BIM平臺,能夠為5G的規劃、設計、優化提供數字化支撐,提升5G網絡的建設,優化維護的智能化水平。
建設層面,雄安新區作為一個新建城市,每一棟樓宇的設計、建設可以同步考慮5G部署對建筑空間、承載力、管道管線預留、建筑樓頂空間預留的需求,并形成風貌統一、景觀和諧、資源集約、彈性擴展、深度共享、適度預留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現有區域,將5G網絡和5G應用在建設工地進行部署,打造智慧化的工地,服務新區建設。
中建八局雄縣三中項目BIM工程師竇忠平稱,該項目打造了全國最新的智慧工地4.0版,全現場采用智能人臉識別、安全違規通報、智能噴淋、塔吊監控等智能模塊,通過最先進的智慧工地系統,實現輔助現場施工管理。
中國電信雄安重大項目辦公室副總監陳德喜表示,“基于大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建設雄安5G智慧工地服務平臺。”
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雄安5G智慧工地平臺的搭建部署工作,并且在多個施工現場實地部署了視頻監控和環境監測等設備,打通了工地現場到平臺的數據通道,同時結合AI技術實現自主智能分析,對工地的生產安全行為等進行智能預警。
目前,雄安新區已經完成主要區域5G站點建設改造工作,實現了對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容城重要街道、安新和雄縣旅游景點進行室外覆蓋。
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新區5G部署將逐步實現全域覆蓋。
屆時,為基于5G的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慧醫療、智慧能源、虛擬現實等各類場景技術創新、試點示范和商業化應用提供保障。
探索塔城融合模式
處處“建塔”不見塔
5G通信基礎設施承擔著萬物聯網、互聯互通的紐帶和橋梁作用,以何種模式搭建這個智慧城市之基,至關重要。
中國鐵塔河北雄安分公司總監張輝稱,“隨著5G的推廣應用,雄安新區通信網絡將在多種場景進行超密集組網,以實現城區連續覆蓋和重點場景高容量覆蓋?!边@是5G特性決定的,其傳輸要求帶寬大、速率高,理論上要達到1G以上。
“通信網絡將呈現宏站與微站協同、室內與室外協同、高站與低站協同的多層異構網絡形態。”在雄安新區相關部門主導下,中國鐵塔河北雄安分公司與其他公司對通信基站的建設進行了深刻探討并展開課題研究。
該公司總經理張軍提出了“塔城融合”的基站建設方案,通過“塔城融合”可有效實現通信基站與城市環境的完美結合,優化城市環境,實現“無塔化”城市。
中國鐵塔在雄安樓面建設的基站
“塔城融合”主要包括基站與建筑融合、基站與市政設施融合兩種方式。因地制宜、協同設計,使通信基站完美融入城市環境,以達到城市風貌和諧美觀的效果。
基站與建筑實現完美融合,將是未來新區5G網絡的創新模式。為此,建設單位搭建了天線倉、融合塔、裝飾造型、偽裝造型等模式。
天線倉是將裝載天線的倉體作為建筑元素融合到建筑物的預定位置,保持原有建筑物風貌,適用于住宅、辦公等樓宇。“融合塔”則是將通信鐵塔設計為建筑物的附屬結構,使其成為建筑整體風貌中的一部分。
此外,“融合塔”還采用天線魔方、天線圍欄、天線亭臺等建筑裝飾美化設計方案,以裝飾物的方式融于建筑物中,以及將天線偽裝成空調、排氣管、變色龍、通風井等造型,達到美化天線外觀的效果。
據介紹,雄安5G網絡站址多、密度大,通信基站與燈桿、監控桿、公交站臺等市政設施相融合,可有效緩解站址資源緊缺的問題,同時使市政容貌整潔美觀。
在雄安,中國鐵塔使用存量基站建設5G基站
新聞多一點
5G時代的基站與4G有何不同?
5G基站的數量將是4G基站的數十倍
在4G網絡中,每個基站最多8根天線。5G基站則使用了“天線陣列”,每個陣列分布了數百根天線。5G手機也會相應采用天線陣列的方式。這樣的好處是可提供更優、更好的覆蓋,為用戶提供4K超高清等新體驗。
4G采用基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鐵塔”,可以實現數公里范圍的覆蓋。5G網絡采用了毫米波的技術,因為頻率更高,所以覆蓋范圍小、抗干擾能力弱。覆蓋相同的區域,5G基站的數量將是4G基站的數十倍,小基站密集組網將成為5G中的主流(這也將帶來高額的成本)。
5G時代基站建設的挑戰
5G使用的頻率高,建站密度大,組網方式多元化,豐富的應用場景要求宏站、微站、室分立體組網。同時5G設備功耗大,對現有基站電力系統提出更高要求。5G時代的基站建設,將面臨比4G時代挑戰更大的選址難、投資大、工期長的問題以及對城市市容景觀帶來影響的問題。
多桿合一,利用社會資源開展5G建設
未來,在5G建設上利用現有站址資源和全社會的路燈桿、監測桿、路面、墻面等資源,通過共建共享,布放5G設施是大勢所趨,也將大幅節省網絡投資,節省土地資源。
北京溫陽路上的5G基站
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主力軍,中國鐵塔通過與鐵路、電網、房地產、交通市政等各重點領域廣泛合作,促成公共資源和社會資源開放共享,已儲備形成了千萬級的社會桿塔資源站址庫。
中國鐵塔牽頭成立了智慧桿產業聯盟,聯合產業鏈共同推動多桿合一標準化,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預計80%以上的5G地面微站將利用路燈桿、監控桿等社會資源建設,以達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