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天機Axon10Pro5G版預計7月份即可國內上市。”中興手機官方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6月25日,在MWC19開幕前一天,中國移動宣布交付萬臺首批5G終端,這些終端預計7月份取得國家入網許可,7月底陸續上市。同日,華為宣布華為Mate20X已獲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OPPO和vivo則表示將在第三季度推出5G手機。
但在這條向前快速行駛的5G“車道”上,曾經引領一代手機風潮的蘋果卻并不著急。多位專家看來,蘋果5G產品推出得緩慢,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市場份額,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肯定會繼續下滑。“蘋果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快錢太好賺,當然不愿意賺難賺的錢。其實在幾個科技巨頭里面蘋果雖然盈利能力最強,但其布局是最差的,未來風險也很大。”《比較》研究部主管陳永偉對記者表示。
蘋果“末代4G”手機
通信行業資深分析師陳志剛發現,6月6日前后的中國行業變化是,那之前并未達成基本的產業共識,而如今整個5G終端產業已經具備了規模交付和商用終端的能力。“近期華為Mate20X獲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這實際上是一個標志性事件。”陳志剛對記者說。
不少手機廠商預計今年推出5G手機產品,然而果迷們期待蘋果今年推出5G手機的希望卻將落空。
蘋果手機新品發布會在每年的9月舉辦,有科技界“春晚”一說。此前有消息稱,蘋果將于今年9月發布5G手機,但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蘋果需要到明年9月發布會才會發布5G手機。對此,蘋果官方告訴記者沒有相關內容可以提供。
這些天一直在關注蘋果的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日前剛打聽到,在今年9月份的蘋果秋季發布會上,是不會推出5G手機的,而iPhone的新機也只是將攝像頭、接口、CPU進行了升級。“因為沒有太多的創新,整個蘋果上游供應鏈廠商把這次發布會稱之為‘末代4G’,且對于這款即將上市的iPhone新機,銷量的預期基本上是非常消極的。”孫燕飚說。
在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看來,除了對iPhone新機做一些提升以外,目前蘋果還能做的就是調整價格,在之前的雙11、618期間,蘋果對自身產品的價格調整比較明顯。
對此深圳華強北的一位iPhone經銷商深有體會,今年iPhone的銷量還不算特別差,但今年對蘋果產品的預期本來就不高,不會有突破之作。“對于蘋果創新能力,我們沒想著質疑什么,就是對現有的產品不滿意。”
這種消極心態在其他方面表現出來,孫燕飚還了解到,因iPhone新機的主要特性是對它的CPU進行升級,即從A12處理器升級到A13處理器,目前這款A13芯片還沒有達到量產,但蘋果也不著急,而這款A13芯片真正量產的時間應該要等到9月下旬了。
在孫燕飚看來,2020年全球都將進入5G時代。“這是蘋果在4G轉5G關口的應對之策,”孫燕飚說,iPhone新機沒有創新,賣不了很多部,再加上還不是5G的產品,就更加賣不了很多,所以從5月份逐步生產的A13芯片生產到8月份,就已經可以滿足9月的發布會了。“蘋果在往年的五至六月份中,會逐步對它的供應鏈實現一個非常大的拉動,但這股拉動力今年沒有出現”。孫燕飚說。
孫燕飚還舉例稱,近期與蘋果相關的兩件事情:蘋果屏幕供應商日本顯示器公司面臨經營和財務危機,近期得到中資財團注資,其重組成功了;從iPhoneX開始蘋果就開始從三星采購一定數量的OLED面板,但由于市場表現不佳,今年面板的采購量不夠,可能要面臨三星的罰款。
一位三星中國的員工對記者表示確有此事,蘋果和三星之前有簽訂協議目標合同。
5G的窗口期
蘋果受到和高通之間的合作陷入了僵局的影響。高通和蘋果之間在近年來恩怨不斷,直到今年4月,雙方突然宣布和解專利使用費的糾紛,在發布的聯合聲明中,高通和蘋果已經達成協議,放棄在全球層面的所有法律訴訟。
近期一直關注蘋果與高通變動的陳永偉說,蘋果自己沒有芯片研發能力,而之前的幾個合作伙伴(例如英特爾)的芯片質量都不能滿足其要求,因此在5G上當然會落后。
不過,在陳永偉看來,從更深層次上講,蘋果作為一家盈利豐厚的企業,之所以沒能具有足夠的研發力量,其根本原因是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
閆占孟分析蘋果的核心問題是,“沒有那么靈活”,像中國廠商整體每年可能推出兩次或三次的產品節奏,這樣更新換代更多,但蘋果每年只有一次,從這個產品銷售節奏來看,趕不上中國用戶的需求;蘋果產品設計層面單一性強,所以對于追求個性化的用戶來說,會導致其失去競爭力;蘋果價格相對更高一些,高端產品也會阻礙一部分用戶的購買。
在閆占孟看來,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肯定會繼續下滑,但從利潤角度和收入角度來看并不那么難看,產品比較貴,導致收入會比較高,因為通過元器件的大批量生產之后,所分攤的成本會降低、研發成本會降低,這樣的話,它的利潤可能會提升一部分。
“對主流品牌要談時間周期的關系,晚的時間越長,影響越大。”一位運營商專家對記者說,在中國13億手機用戶需要換5G手機的時候,蘋果沒有5G手機這就是他的損失,自然而然的它的用戶群就變小了,市場份額就降低了。
陳永偉認為,慢了當然影響大,回想當年的諾基亞幾乎壟斷整個手機市場,因為沒趕上3G時代,而迅速沒落。
“不過現在的5G稍有些不同,畢竟5G對于基建的要求太大,今年即使有了5G手機,估計也用不好。所以短期功能發揮不了,這可能給蘋果重新反超留下一個窗口期,至于蘋果能不能用好這個窗口期,就不好說了。”陳永偉說。
變數
“蘋果是推標準品的廠家,也是比較考慮產品凈利的。”在孫燕飚看來,如果在今年9月份就發布5G手機,去搶頭啖湯的話,它也不會有太大銷量,所以在這個時候會等全球5G商用后才推,這樣的話它的銷量才會起來。
閆占孟推測,蘋果的主要合作伙伴英特爾,5G芯片產品的供應還需要延后大概一年左右,而蘋果和高通和解后,再開始合作短期內還來不及,沒有在一起研發的時間,提前做不出來產品,而高通下一代5G芯片也得需要等到明年年初了。“蘋果5G產品需要等到明年9月份才能推出。”
而手機廠商在4G時代的格局是否會完整地延續到5G,雖然會有一個大方向的延續,但仍然會充滿著變數。“在國內,智能手機上市需要有入網證,有進網測試、信號核準和3C認證,三證齊全之后工信部審核可以頒發了。中興天機Axon10Pro5G版已通過所有測試,現在正在走最后審核發布流程,”中興手機官方對記者稱。
5G網絡的特性是高寬帶、低時延和廣連接,未來的競爭焦點將是生態的建立:一個生態包括屏幕、芯片等供應鏈,以及5G網絡的優化層面;另外一個生態則是應用和服務方面。這就意味著,誰的生態建立得好,誰就能獲勝。
記者在WMC19上看到,各家手機廠商也在結合5G做轉型,如華為建立的XLabs開放平臺,與醫療、交通等各領域企業共同研究5G新應用;vivo將實行“一主三輔”的戰略,抓住智慧手機這一核心入口,逐步布局AR眼鏡、智能手表、智能耳機等設備。
華為在2012年就開始規劃自有操作系統“鴻蒙”。今年5月21號,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鴻蒙系統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面市。隨后的5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已申請“華為鴻蒙”商標。而這款操作系統未來將在華為的哪些產品、品類上應用,以及能帶給消費者多大的驚喜,也成為行業一大看點。“未來云端服務要做得好。”孫燕飚說,簡單來講,就是5G通道寬了,這就有點像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一樣,電腦很多年沒有升級的根本原因是網絡速度夠快,進入百度等應用查東西,實際上是靠應用的后臺云端去完成,然后用很快的速度拉到電腦屏幕上。
孫燕飚說,“就是將遠端的數據呈現在終端上,那么未來的手機也會一樣的,因為有5G網絡的優勢,手機的處理性能或限制手機端的運算能力,就不會要求那么高,這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