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是無國界的。”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在開幕致辭中指出,“開源是企業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創新、快速迭代、快速推出產品的必經之路。擁抱開源是小米的工程文化,在云計算和大數據時代如此,在AI和AIoT+5G時代更是如此,我們希望和同行一起帶動產業界建設更加開放的開源生態。”
積極擁抱開源,小米成“工程師的理想樂園”
HBase社區是全球最大的開源項目之一,它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正是全世界工程師們自發貢獻的結果。HBase項目創始人、HBase資深PMC成員Michael Stack,曾多次盛贊小米在這個項目上做出的貢獻:“小米是HBase全球社區最活躍、力量最強的隊伍之一,為社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目前,HBase項目在中國大陸共有17位Committer,來自小米的就有9位,其中還有兩位是PMC 成員,最近小米工程師張鐸更是被Apache軟件基金會任命為HBase項目主席,因此小米也被認為是HBase在中國的黃埔軍校。業界一致公認,小米秉承開源和分享的精神,大批的工程師在支持公司業務的同時,積極大力地回饋社區,為HBase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8年全球其他廠商一共為HBase貢獻了1010個patch,而小米就貢獻了306個patch,占整體patch貢獻值的23%。
崔寶秋認為,小米多年來一貫堅持開放純粹的開源文化,吸引了大量優秀的工程師,保障了小米在開源社區源源不斷的貢獻。擔任本次大會主席的張鐸是小米存儲團隊負責人,他不僅是中國大陸第一位HBase的PMC成員,而且在Apache軟件基金會旗下近7000個Committer中,他的2018年總貢獻數量排到了全球第3,7月17日他被任命為HBase項目主席更是眾望所歸。他認為,自己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小米鼓勵工程師積極參與開源社區,支持他們成為Committer和PMC成員為開源社區做貢獻。
擁抱開源一直是小米的一個工程文化,公司為工程師投身開源社區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是不折不扣的“工程師的理想樂園”。梅祎是小米云平臺HBase生態組的一名女工程師,加入小米不到2年就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的HBase Committer之一。她對小米純粹的開源文化感觸頗深:“小米一直都在鼓勵技術人員參與開源項目,允許我們在技術上做各種探索,還給了技術人員比較好的上升通道,可以一心一意做技術。”
踐行開源戰略,小米號召更加開放的開源生態
鮮為人知的是,小米從創立初期就把開源當作一個重要的戰略。早在2010年,小米創始人、CEO雷軍就意識到:“任何一家創業公司,如果不擁抱開源,就直接輸在起跑線上了。”事實上,正是得益于安卓的開源,使得創業公司進入手機行業的門檻極大降低,為小米打造MIUI社區創造了便利,成功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歷史性的機遇。
小米開源戰略的五大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快;不重造輪子;不用則已,要用則精;堅持開放與共享;在重大項目上極力推出自己的Committer。”正是因為長期踐行了這五大原則,小米才能夠快速融入開源社區,深度擁抱開源,在幫助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還持續地為開源社區做出貢獻。
在HBase項目上的貢獻,只是小米在開源領域所做貢獻的冰山一角。小米參與開發的開源項目,以及小米開源的自研項目更是數不勝數。比如,2018年小米正式開源了小米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 MACE(Mobile AI Compute Engine),該項目獲得了當年“東北亞優秀開源項目”獎。崔寶秋表示,小米未來會進一步加大在開源領域的投入,希望和全球所有互聯網企業、科技公司一起,共同建設更加開放的開源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