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成研院”)成立于2018年9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成研院不僅在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農業、網聯無人機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并讓5G云VR/AR沉浸式互動教學、5G遠程救助可視化調度平臺、網聯無人機等在產業中成功落地。
成研院5G行業總監陳智勇表示,成研院和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是中國移動集團5G戰略的重要部署,三個產業研究院聚焦5G技術賦能不同垂直行業市場的創新應用,成研院更聚焦教育,醫療,農業領域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目前成研院是全國首家面向5G、AI和下一代網絡,引領教育、醫療、農業等領域數字化服務產業發展的專業研發機構。
成研院積極推進5G產業生態建設
陳智勇還表示,5G不僅能為人們帶來“高速率、低時延”的網絡體驗,通過與AI、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相互結合,還將產生或優化大量產品和服務,打開“物聯網”2X世界的大門,并將進一步促進全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驅動各行業建立全新的生態體系。
為了搭建政、產、學、研、用交流平臺,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聚集各方資源健全5G發展生態圈,助力5G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成研院先后牽頭成立成都5G產業聯盟和5G聯創實驗室。
在5G產業聯盟方面,基于成研院的強大研發能力及產業號召力,在聯盟籌備期便吸引了百余家企業和各協會的加入,成員規模不斷擴大。
在5G聯創實驗室方面,成研院與合作伙伴建立5G聯創實驗室,推動智慧教育、智慧醫院等孵化項目快速成長,打造5G+行業標準,引領5G產業集群。
不足一年時間 5G應用已在多垂直領域成功落地
除了積極構建5G產業生態,更值得一提的是,成研院僅用不足一年的時間便讓涉及教育、醫療、農業、網聯無人機等領域的5G應用實現成功應用。
在智慧醫療上,成研院提供了全連接的醫療專網,5G城市應急救援系統,醫養一體化管理平臺及影像AI篩查等基礎能力。
據陳智勇介紹,目前,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與成研院通力合作,共 同打造了5G城市應急救援系統,利用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5G技術,將醫院急診中心的部分工作前移到 急救車上進行,大大縮短了急救響應時間,為患者爭取更大生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地震中,首次啟用5G醫療應急救援系統,以5G急救車為基礎,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無人機等應用,打造全方位醫療急救體系。
據悉,當急救病人上了5G急救車后,隨車醫生可以利用5G醫療設備第一時間完成驗血、心電圖、B超等一系列檢查,并通過5G網絡將醫學影像、病人體征、病情記錄等大量生命信息實時回傳到醫院,實現院前院內無縫聯動,快速制定搶救方案,提前進行術前準備,大大縮短搶救響應時間,為病人爭取更大生機。
在教育方面,成研院推出了5G智慧校園專網、5G智慧校園網關、Cloud XR、校園終端管理、遠程課堂等。
目前,成研院通過運用“5G+VR”,實現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與涼山昭覺解放鄉小學、成都天府第七中學與涼山州昭覺縣萬達愛心學校同上一堂課。
在網聯無人機上,成研院提供以5G蜂窩網為核心,構建無人機云、網、端、安全、應用的端到端解決方案,5G+AI+無人機融合創新。
在2019年6月18日上午,成研院無人機團隊攜帶無人機及載荷到達震中雙河鎮,此次使用的無人機可對受災區域進行航拍,精準獲取災區高清圖像、地理位置等信息,并快速回傳數據,及時繪制災區地圖,同時與2018年航拍圖像進行專業對比分析,自動標識受損建筑,為搶險救災提供決策依據。
陳智勇表示,基于網絡切片、邊緣計算、大規模天線技術、AI融合四大5G關鍵技術,并與各行業深度融合,便可賦能各行業,形成5G大生態。在這一過程中,成研院將致力于成為行業的創新者,產業資源的整合者,產業智能發展的賦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