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19國際虛擬運營大會暨中國增值電信業務高峰論壇”上,中國聯通監管事務部總經理周仁杰表示,“聯通移動轉售的多半條命都系于合作伙伴之手”,這種命運共同體也讓他們攜手共度難關,實現了驕人業績,轉售用戶連續5年保持千萬級增長、份額持續領先。
對于未來虛商的發展,周仁杰透露,好“虛”商重在“實”營。伴隨著中國5G的啟航,虛商行業面臨新機遇。在周仁杰看來,這個命運提將齊心合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專注行業應用是,實現虛商5G成功。
中國聯通監管事務部總經理周仁杰
聯通轉售用戶連續5年保持千萬級增長
周仁杰表示,“聯通轉售用戶連續5年保持千萬級增長、份額持續領先。”
數據顯示,聯通轉售用戶數量在2015年超過1700萬,2018年超過5000萬,截至2019年年5月,這個數據已經達到6476萬。“雖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些起伏,但整體上還是在正常范圍內,用戶份額目前也是保持67%。”
同時,移動轉售行業盈利狀況也在不斷改善。周仁杰透露,20家虛商企業已經實現月盈利,19家企業實現累計盈利。“目前整個通信行業盈利能力都在下滑,虛商行業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
周仁杰強調,轉售企業對消費者和行業帶來新的價值。“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也可以享受更多創新服務;虛商行業也在不斷進行創新,尤其是在數據流量方面有很多創新,并在2018年做了一些試點,效果非常理想。并借助聯通的賦能和創新,轉售企業業績也有了更好的表現。”
“從5年試點到正式商用,聯通與合作伙伴攜手創造奇跡。”周仁杰表示,“聯通所有移動轉售政策的制定自始至終都以轉售企業為中心,從最初移動轉售企業的規劃到監管政策要求,到聯通自身連接數據整合在一起,聯通的判斷也是多維度的,包括資源集成能力以及其它灰色的考慮。執行過程中,聯通會及時進行調整,并在這種不斷循環迭代過程中獲得了持續的高速發展。”
周仁杰感慨的說,和聯通合作的所有轉售企業都堅持互信互利,堅守契約精神,這也是我們非常感動的。聯通轉售多半命運已經交給了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也是盡心盡力在做,所以我們相互扶持走到今天。”
好“虛”商重在“實”營
“一年前整個虛商的收入結構不是很合理,語音方面比例較高,流量方面比例較低,這種結構對虛商未來發展不太有利。聯通及時研究轉售企業需求并推出相關政策,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周仁杰指出,作為第一個吃螃蟹必然面臨很大挑戰,但實踐結果非常好。”
聯通結算收入一改持續下滑局面,在2018年11份開始觸底反彈,尤其流量的曲線,每個月都在創出新高,使得整個聯通合作伙伴的收入結構數據占了大頭,而且正在快速擴展,也為轉售企業未來的轉型創造了條件。
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流量占比為14%;2018年7月流量占比提升5PP,達到19%;2019年4月,流量占比出現了大幅提升達到28%。正如周仁杰所言,深入合作、流量經營初見成效,收入結構正在逐步優化。
周仁杰特別提到,“移動轉售企業仍有部分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只有健康的收入結構才能更持久。就目前來看,短彩信的比例可能還要引起高度重視,整體還是偏高。”
一直以來,中國聯通堅持“積極開放、合作共贏”。在碼號供應方面,中國聯通碼號分配總量最多,達到1.37億;與此同時,中國聯通還通過不斷提升服務,持續優化政策積極賦能行業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還加大開放能力。
據周仁杰透露,目前已經有13家轉售企業對接限速能力;而在小的增值業務方面,如漏電提醒,現在已經有19家企業訂購100萬的漏電提醒業務;智能通訊已經有263個試點;VPN方面,已經有10家訂購僅10萬的業務。
數據顯示,近七成轉售出賬用戶在網時長在一年之內。只有轉變經營模式才能夯實未來基礎。
周仁杰指出,從基礎運營商角度來講,現在市場已經深度飽和,新的增量非常困難,所以存量經營是主題,我們只要有機會就給轉售企業,因為只有這條道路才能持續保持增長。
在周仁杰看來,吸引并留住用戶、滿足用戶高質量需求是存量經營的關鍵。在談到如何做到這點時,他指出,流量經營是未來增長的引擎;關注價值增長,好“虛”商重在“實”營。
目前,聯通大網的DOU為7.3G、電信是5.6G、移動為5.1G;聯通轉售企業的DOU還不足1G,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此外,聯通轉售的ARPU值還是偏低,僅為9.3元,聯通、電信、移動分別為40.5、45.9和52,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是非常大。
專注行業應用是未來虛商5G成功關鍵
中國5G已經啟航,行業面臨新機遇。在周仁杰看來,發揮自身優勢、專注行業應用是未來虛商5G成功的關鍵。
周仁杰指出,“未來5G一定是垂直領域的藍海,這個領域一定會有獨角獸企業誕生,聯通愿意做獨角獸企業的孵化器。相信未來獨角獸有可能是社會上的一些企業,也不排除有在座的各位虛商,轉售企業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關注行業的解決方案。”
“聯通也注意到5G的大發展很重要的是萬物互聯,其中很關鍵的技術就是eSIM,周仁杰認為eSIM是5G連接萬物的關鍵驅動力,聯通正積極推進eSIM在中國的應用。
資料顯示,2015年,Ticwatch S通過中國聯通eSIM平臺激活3G網絡;2018年3月,AppleWatch 3 與中國聯通在國內7城首發eSIM業務;2018年11月工信部科〔2018〕231號文件明確,鼓勵與“一帶一路”各國開展eSIM網間互聯和業務互通標準的協商。2019年3月,中國聯通獲取應用于可穿戴設備的eSIM獨立號碼業務獲得全國開通批復。
周仁杰透露,”現在我們和上下游一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獨立號碼的銷售,可以說已經形成了產業鏈。中國聯通第一時間向工信部提出訴求,現在工信部也有各個方面的考慮,后續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爭取把工信部的牌照問題解決,嘗試著進入這個藍海。”
GSMA調查顯示,未來有68%的5G新增收入來源都在企業市場。周仁杰相信,隨著5G到來,海量的垂直行業碎片化需求涌現,將給虛商帶來收入增加的巨大機會。轉售企業應找準定位,聚焦細分市場,發揮資源稟賦,與基礎運營商互補合作,探索企業-企業(B2B)、企業-政府(B2G)、企業-企業-消費者(B2B2C)的商業模式。
周仁杰表示,“目前移動轉售行業發展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現在主要還是資源驅動和創新驅動,發展空間是在個人消費領域,希望大家更多地在垂直領域做好所有5G發展的準備。為了配合大家,中國聯通還是一貫的開放共贏政策,增加新的合作伙伴,新的業務方面也是能夠給大家快速變現的重要領域,這些都是具備條件的,沒有具備條件的也在儲備。混改之后,聯通和BAT、互聯網公司有非常好的合作,我們也非常想傳給轉售企業,并最終創造用戶贏、伙伴贏、企業贏的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