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智能副總裁馬勁發表《云上AI 產業AI》的主題演講,他說:“AI產業實踐是檢驗AI價值的唯一標準。”
據統計,阿里巴巴AI每天調用超1萬億次,服務全球10億人,日處理圖像10億張、視頻120萬小時、語音55萬小時,以及自然語言5千億句。
馬勁從AI與產業、平臺、強云的協同發展出發,以“無產業,不AI”、“無平臺,不普惠”、“無強云,無強AI”三個方面串聯起阿里云峰會的AI篇章。
第一篇章:無產業、不AI
馬勁說,產業AI歷經多年實踐積累,依托全鏈路數據處理能力和云邊端芯一體的算力,以及成熟的AI算法,在頂級競賽中實驗,最終在科研和應用方面取得卓越成績。
阿里巴巴副總裁華先勝介紹,阿里巴巴視覺智能日調用量超過1600億次,并現場分享了產業AI規模化實戰的三大秘訣:深研算法,高精準分割;深挖效率,高速推理;以及深入城市交通、環境與資源、工業質檢、普惠健康等產業。
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究員、語音實驗室負責人鄢志杰介紹,語言&語音AI已經在阿里巴巴經濟體內廣泛應用。阿里小蜜、高德“小德”、阿里智能翻譯、天貓精靈、螞蟻金服等均在使用。
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究員、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現場分享了自動駕駛的“No Free Lunch”定理。他表示,阿里巴巴將依托自身強大的云計算、芯片和物流生態系統,持續賦能智能物流體系。
阿里云智能副總裁曾震宇說:“過去五年,AI支撐起阿里巴巴;未來五年,AI將支撐起各行各業。”他認為,城市大腦是從交通智能到全城智能,支撐起城市的未來;工業大腦賦能智能制造,是車間里的全局智能AI科學家。
第二篇章:無平臺、不普惠
阿里巴巴副總裁賈揚清說:“每一個百花齊放的應用背后都有一個無所不能的平臺。”現場他著重介紹了阿里云飛天AI平臺,該平臺使得大規模數據模型在相同資源下最高可提升7倍性能,實現接近理論的線性分布式訓練擴展,普惠的系統自動編譯優化,資源調度能力優化提升30%。
阿里云智能產品總經理何云飛透露,經過三年的準備,阿里云已經具備了交付全鏈路AIoT基礎設施的能力。讓企業的設備與應用,通過云、網、邊、端所沉淀下來的基礎能力賦能,阿里云AIoT將讓企業更快地迎來數字化時代。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總經理戚肖寧在會上再次展示了含光800芯片。他說:“芯片就像一個心臟,算法才是靈魂。有靈魂、有軀體、有血液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昨天癲總(張建鋒)跟逍遙子(張勇)都講‘Data是石油’。從另一個角度看,Data就像血液,有了軀體、靈魂、血液,AIoT才能生龍活虎地發展起來。”
第三篇章:無強云、無強AI
阿里云智能數據庫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李飛飛現場發布了全面兼容Oracle的高性能一體機POLARDB BOX。“POLARDB BOX是一款跨時代的產品,打破了云數據庫的服務邊界,”李飛飛表示,阿里云希望將云原生數據庫的管理能力下沉到本地IDC,在自有機房里就能享受公共云的體驗。
阿里云智能基礎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蔣江偉現場發布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全面支持ECS虛擬機、裸金屬、云原生容器等,貫穿整個IaaS計算平臺,并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5倍性能,用戶能在云上獲得物理機100%的計算能力。
至此,阿里巴巴完整披露了人工智能的整體布局,全面展示了其在AI芯片、AI云服務、AI算法、AI平臺、產業AI上的能力。
AI芯片層:平頭哥發布全球最強AI芯片含光800,打破業界紀錄,性能及能效比全球第一,1塊含光800算力就相當于10塊GPU。目前,含光800已應用于阿里巴巴多個場景。
AI云服務層:阿里云已構建起亞洲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集群,包括GPU、FPGA、NPU、CPU、超算集群、第三代神龍架構等在內的公共云服務共同形成面向人工智能產業的支持。
AI平臺層:飛天AI平臺、飛天大數據平臺、AIoT平臺等大大降低AI開發門檻。其中,飛天AI平臺是國內首個云端商業化機器學習平臺,支持上百億特征、千億訓練樣本的超大規模經典算法,降低35%訓練成本、多個場景下提升400%訓練速度,還首創公共云上可視化建模,為開發者提供了接近本地開發的極致體驗。
AI算法層:達摩院成立兩年來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視覺計算等領域多項算法獲得世界級突破。
阿里巴巴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主任金榕表示,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在技術布局、產業落地上已經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良性循環,真正把商業機會與科技優勢緊密地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