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正式發了5G商用牌照,全面開展5G網絡建設。雖然5G還沒有正式商用,但如今中國很多城市都有5G覆蓋,這意味著,只要你換個手機,卡都不用換,就能享受5G服務。
不光在中國,5G在全球都很熱。韓國是全球最早發展5G的國家,目前5G用戶已達300萬,除此之外,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眾多國家都在積極推進5G,甚至連中東都已開通了5G。一時間,整個世界好像都被5G迷住了。從1G到4G,整個社會將它看作是一種技術變化,從4G到5G的升級變得格外不同,它不光是技術問題,還變成了經濟問題,甚至變成了政治問題、外交問題。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5G為何如此受重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和數字經濟有關。因為數字經濟離不開網絡,而網絡在今天又離不開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有人說,網絡已成為數字經濟的“入場券”,如果你沒有一個健全的網絡,免談數字經濟。
流量卡之家(www.ykfengda.cn)從相關渠道獲悉,預計到2030年,5G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是2.9萬億元,這里還僅僅是指對5G的投資、對5G手機的消費等直接增加值;而5G間接地拉動經濟增加值是3.6萬億,甚至可能會超過這個數字,因為每次的預測都是偏向保守的。
5G到底是什么?
如今大家都在說5G,5G其實有很多指標,而我們只需要記住三個指標:
第一個指標是“峰值速率”。這個概念是5G當中最重要的。這里的速率不是平時用手機的速率,實際速率與手機數量有關系。比如,在一個社區里,只有你一個人用,只要手機性能達到了,就可以全部用完。也就是說,用的人越多,速率就越低。國際電信聯盟和3GPP規定,不管多少用戶,每個人實際體驗速度不得低于100Mbit/s,這是基本數字。那么5G比4G究竟快多少?有人說快10倍、20倍、100倍,這其實是很難比的,因為大家的標準不同,有用戶體驗標準、實際標準等。
第二個指標是“時延”。如果我們將速率比作高速公路上跑的車,那“時延”就是車通過高速公路上每個收費口時所必須要耽誤的時間,也就是處理時間。而5G就是通過減少處理時間的方式,使得時延減小到1毫秒,因此速度就快了。
第三個指標是“密度”。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萬個設備的連接。每公里100萬是什么概念?在一公里之內,每棵樹都可以有一個芯片和連接,甚至每個旅行箱都可以有一個連接。
5G依靠自身的絕對優勢,會在在各行各業發揮其賦能作用,會有更多的創新型應用產生,也將改變著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個人體驗還是社會賦能,5G都有著無法估量的龐大市場和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