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想轉網的理由無外乎幾個現實的問題,第一可能是追求更低的資費,第二追求更高質量的網絡覆蓋。畢竟,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的移動網絡服務,無論是質量還是資費都略有差異。一般而言,中國移動的網絡覆蓋最好,但資費水平也相對最貴;中國電信得益于低頻資源,網絡覆蓋適中,資費水平中等;而中國聯通在網絡覆蓋上雖然偏弱,但資費上,常用各種低價套餐或與互聯網公司聯名的活動來吸引用戶。
流量卡之家(www.10063.cn)了解,截止到 2019年9月底,“攜號轉網”試點的五個省連原來試驗的都在一起,一共辦理“攜號轉網”為 290萬人次,不得不說,試點的過程還是暴露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攜入資格的問題。多名受訪用戶在咨詢攜轉資格時都遇到了專屬折扣套餐未到期、靚號協議未到期等門檻。也有用戶表示,在前往電信營業廳咨詢攜入業務的時候,被告知自己尾號一個8的號碼在電信屬于靚號,需要預存話費,且有每月49元的低消。
種種不便都是運營商為了留住用戶而設下的門檻,因此,在攜號轉網的前期試運行階段,部分省市電信企業違規設置攜出條件等問題較為突出,“攜號轉網”服務與用戶期待仍有差距,為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提出了三方面要求:
一是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規則理解和執行。三家電信企業集團公司應在11月26日前再次強化對省、市、縣三級基層企業的政策理解和規則認識,并監督各地企業落實執行,確保執行中不走樣、不變樣。
二是建立工作專班,加強監督檢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即日起建立“攜號轉網”工作監管專班,集中力量整治試運行期間存在的問題,協調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正式提供服務后,各通信管理局要按照《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加強監管,嚴厲打擊懲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三是啟動技術監測。工業和信息化部即日起組織技術力量開展對電信企業攜號轉網系統連續監測,并委托第三方開展用戶暗訪體驗監測。正式提供服務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對全國“攜號轉網”服務進行專項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