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了解KPI考核規則的人們都清楚,在KPI考核里面,自己做的好,即使滿分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讓其他考核單位不能做好、掉隊,這樣才能增加自己在總KPI的權重,獲得較高的考核得分。在運營商體制內,這個指標的設計初衷是出于鼓勵行業良性競爭,否則很容易形成競爭默契,進而引發壟斷,但在落實的過程中,從國資委,到三家集團公司,到分別的31個省公司,到200多個市公司,到數以千計的縣公司、網格、營業廳,到數以十萬計的一線員工,這個指標越往下執行越是失去了原來的初衷,到最后完全變了味道。所有人眼中都盯著市場份額,把精力放在策反、反挖對手的用戶,低價搶市場占份額,而這種情況到了2019年變得更加嚴重,中國移動營收利潤雙下滑,增收不增利,甚至出現省公司虧損的狀況,這完全不應該是一個剛性存在的行業所出現的狀況。
流量卡之家(www.10063.cn)認為,取消“市場份額”的考核指標,這是從根源上解決運營商當前競爭狀況的方法。從近期三大運營商的一些市場策略上也在印證著這則消息,前不久三大運營商幾乎同時傳出叫停不限量套餐,同時下線了大量原本用于價格競爭的低價套餐。除此之外,近日中國聯通聯通清理了所有5元互聯網套餐,有分析稱,此舉是在關閉中國移動飛8用戶(保號用戶)通過攜號轉網這個通道轉至聯通以5元保號。如果以前在市場份額考核的時候,多一個用戶就多一點份額,別說5元,0元都行。此次調整KPI考核指標,也許是運營商從用戶規模競爭轉向高質量服務與提質增效的競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