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物流倉儲的發展,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在供應鏈一體化的今天,高效、合理的倉儲運作,可以大大提高物資的流動速度,降低成本,保障需求的順利滿足,并可實現對資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反之則不然。
近日隨著武漢疫情的快速擴散,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物資匯向武漢,然而,一邊是一線醫生的防護物資極度緊缺而得不到調配,另一邊卻是堆滿倉庫的捐贈物資被疑任意支配,隨著紅十字會不相匹配的物資處理手段,當地紅十字會正面臨著一場信任危機,供求之間的巨大反差強烈刺激著公眾。如何破解倉促和物資配置難題,將是未來紅十字會需要正視的重要問題。物理網+倉儲是否能夠改變眼下的信任困局,物聯網+倉儲又將給紅十字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首先,物聯網+倉儲將帶來庫存管理形式的更新。RFID傳感器、藍牙跟蹤器可實時跟蹤庫存,追蹤商品從進入倉庫到發貨的全過程。如果某些商品庫存不足,那么物聯網系統可進行提醒,甚至自行向供應商訂購。
其次,物聯網+倉儲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只要有一臺連接倉庫管理系統的電腦,員工可以在任何場所完成工作,而無需因位置變動中斷工作進度。
另外,使用物聯網可減少分揀、包裝失誤,防止配送錯誤。采用物聯網技術密切監視所有進出倉庫的物品,可減少內部或運輸、配送途中的錯誤和損失。這一點格外重要。通過物聯網倉儲與需求端的緊密互動,將大大提高物資配置的中間環節處理效率,縮短配送時間,使倉儲更有效的服務于需求。
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認為,一邊是全力保障重點醫療物資的生產和供應,另一邊是使用這些物資的一線醫護人員。在生產者和使用者之間,如何能高效銜接匹配起來?一個數字化、信息化的調度平臺,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捐贈物資管理的整個環節之中,將是解決物資配置難題的一把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