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中國移動的一組數據,截至2019年底,中國移動用戶9.5億戶,4G用戶7.58億戶,有線寬帶用戶1.87億戶。這些龐大的用戶背后,是中國移動超過400萬個移動基站的服務支撐,其中5G基站已在全國建成超過5.5萬,為50個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運營,中國移動已經成為全球電信運營商中的龍頭企業,尤其在5G開始商用之后,中國移動在5G的賦能之下,開始迎來加速發展的轉折。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中國移動的收入表現,那就是雙降。中國移動在人口紅利消退和提速降費的影響下,營收和利潤都紛紛表現出了頹勢之態,這種表現不僅僅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未能獨善其身,在此背景之下,這三大運營商激烈的廝殺戰按下停止鍵,在休整頹勢的同時,開始理性的分析相互廝殺之后的為了什么,隨著5G的到來,找到答案的三大運營商在2019年底達成了競合,相繼取消流量不限量套餐。套餐價格和開卡資費幾乎趨于類同,其由原來的價格競爭獲取收益開始向服務質量獲得收益,其實,對于人口紅利消退和提速降費兩種現實來講,再延續之前的競爭手段,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在競合之后,結合中國移動的5G布局來看,2020年將是運營商在元年之后的起跑之年,真正的爆發預計將在2021年到來。看看中國移動2020年的小目標就知道了,中國移動要在今年爭取發展1億5G套餐用戶,這種受5G業務的收入拉動之下,改變2019年的頹勢在新的一年向好發展,這將是必然。同時必然的背后,還有其他方面的保障,比如在頻段方面,3.5GHz頻段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的5G頻段,中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均在使用,2.6GHz主力頻段網絡覆蓋能力強,4.9GHz頻段使用靈活,既可用于網絡容量和覆蓋補充,也可用于垂直行業業務需求,而中國移動同時擁有上述3個頻段資源。另外通過復盤4G發展,中國移動5G建設同等規模網絡或比競爭對手節省40%以上投資,通過典型科目梳理,公司銷售費用和終端補貼費用今年或可壓縮100億人民幣,并且,5G基站能耗加大帶來的電費增長也將通過技術手段成為可控因素。
2019年11月27日,工信部攜號轉網政策正式在全國鋪開,中國移動攜入用戶數36413戶,凈攜入用戶數6248戶,為三家運營商最高;攜出率為0.003%,為三家運營商最低,2020年將是攜號轉網真正發力的開端,有機構預計,中國移動將有望成為攜號轉網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因為在資費趨同的情況下,攜號轉網拼的是網絡覆蓋和服務品質。中國移動在網絡覆蓋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在權益和服務方面,中國移動2020年將依托專屬產品、權益和服務,吸引2000萬用戶加入全球通、3000萬用戶加入動感地帶、1億用戶加入神州行,并通過5大權益引領5G套餐:增加網絡權益、服務權益、品牌權益、會員權益和業務權益(5G暢玩包),聚焦4K直播、在線音樂、VR/AR、旅游出行、電子商務等領域。
國內專門從事三大運營商物聯網卡服務的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認為,中國移動在收入、支出和競爭方面都展現出了很強的優勢地位,這是中國移動在未來能夠迎來高光時刻的原因所在,據了解,基于這種分析和判斷,摩根士丹利更新了該行內地及香港市場焦點股名單,新納入中國移動(00941),摩根士丹利指出,受惠于5G推動,中國移動的ARPU值有望提升,預計其2019年至2022年的股息復合增長率可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