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居顧名思義是家居智慧化,就是使家居具有像人的大腦一樣的判斷能力和控制能力,進而更好的發揮家居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使人們更好的享受家居所帶來的便利和功能,隨著物聯網時代的開啟,智慧家居已經是被高頻度曝光,成為互聯網科技企業和傳統家居行業景象追逐的目標對象,智慧家居被認為是未來物聯網產業里的行業藍海,其市場空間和應用場景不可想象,總之,將是兩個字,火爆。
智慧家居火爆的背后是家居、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逐漸融合發展的歷史必然,按照物聯網的發展規律,從物物相連到物物聯動,最終到具有數據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平臺智能管理系統化,這是物聯網必經的三部曲。在第一部曲中涌現了非常多的單品,比如小米先后推出了小蟻攝像頭、小米門窗磁、小米報警器、小米音箱、小米燈泡等,另外還有智能燈、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窗簾、智能掃地機器人等,還有這個時期所產生的智能家居對用戶的粘性非常低,我們也稱它為物與人的連接,產品的新鮮感會在人使用幾次之后就會慢慢消失。第二部曲中,各產品之間能夠聯動。最簡單的場景比如當智能門鎖正常打開后,室內的燈自動會亮起,或者更多的聯動,在目前來看,還未有將不同品牌的產品融入開放的平臺中,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聯動場景,這需要在某些廠商、集成商的努力下,達成了部分物物相連,之后才是真正的第三部曲中實現萬物相連,在這里并不需要像第二部曲中廠商、集成商的共同努力,通過某個協議即可完成萬物互聯,目前并沒有一種通用的協議或者平臺能夠完成萬物互聯或者智能家居產品的互聯,還需要時間逐步推進。雖然智能家居廠商這邊是熱鬧非凡,但是消費者卻冷清了很多。據了解,目前歐美國家智能家居的滲透率已超過35%,日本和韓國的滲透率超過25%,而在中國,這個數字還未達到5%。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選擇某個硬件之后替換成本非常高。這導致了客戶在選擇智能家居產品時,面臨的決策復雜度非常高,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產品的售價目前也是非常高的,甚至國內有一些智能家居產品是借助互聯網渠道銷售,普通消費者能夠接觸到的機會并不多。
最終消費者不買賬的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消費者理解的智能與目前智慧家居產品的智能還相差甚遠,用戶真正的需求沒有得到很深入的開發,比如小區配置可視對講、電梯控制系統和智慧停車管理,就成為智慧小區等等。
國內專業從事三大運營商物聯網卡服務的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認為,未來智慧家居的發展,還需要造物與物、物與人的交互方式和多模態協作上下大功夫,這包括了文字、語言、視覺、動作和交流中的表情、手勢、觸摸、氣味等,這對人工智能技術和邊緣計算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如果想實現智能,必定需要大量數據。但是出于隱私和數據保護的緣故,智能硬件或者智能系統又將如何保護,并進行人工智能的感知訓練,這仍然是今后需要破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