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之初開始,沖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身影中,除了一線醫務工作者和防控人員外,還有5G。從火神山醫院的“云監工”到為雷神山的智慧醫療搭建起的5G網絡,5G一直在抗擊疫情中積極施展作為,同時,在疫情的事態得以緩和的情況下,企業紛紛開始復產復工,復產復工中5G通過和一批具有感知能力的物聯網終端設備深度融合,在公共場所的體溫監測、智慧快遞等方面大顯身手,本次疫情無疑加快了5G應用場景的落地,在這個起跑的關鍵時刻,國家相關部門明確指出要加快5G的發展,折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助力,尤其在應用與網絡建設層面甚至會迎來新一輪加速。
作為5G網絡建設的主力軍,運營商依然承擔建設的主要重任,但與前幾代移動通信建設有所不同,作為致力于構建未來全新信息與通信技術生態的關鍵技術,5G的推進除去運營商耕耘之外,切實的5G應用更是讓5G走進千家萬戶的重要抓手。中國移動表示,近期已全面啟動5G二期工程設備測試和采購等工作,力爭2020年底5G基站數達到30萬個的目標不變,確保2020年內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就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召開專題會議,雙方就加快5G網絡建設達成高度共識,確保5G建設目標不降低。2020年上半年力爭完成47個地市、10萬基站的建設任務,三季度力爭完成全國25萬基站建設,較原定計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建設目標。中國廣電作為拿到5G牌照的第四家運營商,對于下一步工作部署,則以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為契機,加快構建廣電5G移動通訊網絡和業務體系建設,努力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作為運營商建網的“規劃師”,中國鐵塔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通信應急建設和重要通信保障的同時,將積極發揮統籌優勢,全面經濟高效地滿足電信企業5G建設需求。按照三大運營商的規劃,2020年將建成55萬個5G基站。如此龐大的基站數量,對中國鐵塔新站址的統籌與存量站址的改造均提出了極高要求。而各地5G政策的推出,則是給予了中國鐵塔在統籌建網上最大的支持。全年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600億元,新建基站174萬個,總數超過841萬個,其中4G基站占比64.7%。由此可推斷,目前我國擁有的4G基站已超540萬個。
國內從事三大運營商物聯網卡在線服務的物聯卡之家認為,5G是一項融合技術,垂直行業應用是5G發展的關鍵,工信部和運營商會議上重點提到“豐富應用場景”,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應用將不斷深化,涵蓋的領域也將不斷擴大,各行業都將利用5G來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組織效能和生產效率。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由于全球5G標準體系和技術規則尚不完善,現有5G應用以eMBB場景為主,mMTC和URLLC場景較少,行業解決方案與產品供給不足,從4G演進到成熟的5G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階段性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需要一段時間在全球來展開,當前,我國處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鍵期,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經濟新業態會在5G技術的賦能下得到進一步推動和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