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對于考生而言是最不平凡的高考,因為“新冠”病毒的大范圍傳播,首先使本屆高考生在春節之后打亂了整學期的開課計劃,其次又出現了高考史上少有的延遲進行考試,延遲之后的高考在特殊防護措施之下,又經歷著部分城市嚴重的洪澇災害,這是值得銘記的一年,也是最彰顯家國情懷的一年。雖然今年的高考受外界的環境影響較大,但今日中國已經不是昔日之中國,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這些黑科技在今年的高考中給于了全面的助力和賦能。
智慧高考是今年的新名詞,也是新應用。在遼寧,普通高考將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考試疑似違規行為檢測,這是該省首次將AI技術應用到考試行為分析中,該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對所有考場的視頻文件進行分析判斷,檢測出考生的疑似違規行為,各級考務工作人員再對系統檢測出來的疑似違規行為進一步甄別判斷,并依據相關規定做出處理。在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將AI技術應用于普通高考考試違規行為管理中,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豐富考風考紀管理手段,提升考務工作管理水平,符合國家教育考試公平、安全、科學及規范原則。據悉,遼寧省還將在其他國家教育考試中使用AI技術,確保國家教育考試公正公平。在南京,30個考點881個考場接入了新的保電裝置,這套智能保電系統在江蘇省率先研發并首次應用于高考的電力保障,該系統以電子眼代替人工巡檢,實現遠程監控,同時智慧大腦24小時值守配電房,保障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人工巡檢的方式及時發現隱患必須實行人海地毯戰術來確保萬無一失,智慧電力的應用,有效解決了人工巡檢的不及時和不足。在廣東,高考期間全省公安機關將啟動三級勤務,在全省每個考點設立“一考點一團隊”開展智慧安保服務,同時全省各考場安保要素全部采集至可視化指揮調度平臺,織密安全防護網;嚴厲打擊各類涉高考違法犯罪活動,全程做好試卷押運、存放場所等安保措施,考試期間嚴密監控考場周邊無線發射等異常情況,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利用無線電設備作弊行為。對涉考網站論壇等網上重點部位實行全天候巡查,及時發現處置違法有害信息,嚴厲打擊各類涉高考網絡謠言。高考前,對需要加急辦理居民身份證的考生,開辟綠色服務通道;優化考點周邊交通組織,引導群眾錯時出行、合理選擇出行線路;開辟護考“綠色通道”,在送考車輛和考生集中通行的主要路口、路段,前置護考小分隊。高考期間還充分發揮公安大數據能力,通過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為教育、衛健部門提供涉考疫情防控服務,協助做好疫情篩查;健全完善公安機關常態化防控機制,確保高考期間及時高效響應處置突發性疫情工作,最大限度降低高考期間疫情風險。同樣在北京海淀區,智能保密室系統和智能試卷跟蹤系統,可以對試卷運送、分發、保管的全流程進行全方位、高水準、智能化的安全防范,并且在該系統試點成功基礎上,又建設了國家教育考試綜合管理平臺“一網三系統”(“一網”即考務專網。“三系統”即視頻巡查系統、試卷流轉系統、身份認證系統)。該平臺可以滿足市—區—校—考場實時數據傳輸、考務電子化、保密室智能化、身份認證數字化、試卷跟蹤與考務無縫對接。通過使用考試平臺,高考試卷全程用上“電子保鏢”,考試各環節工作實現了全程留痕可追溯,試卷流轉全流程監控。由此,海淀區在全北京、乃至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國家教育考試綜合管理平臺全流程全要素全環節的應用。像這些智慧化應用于高考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全國各個省市在本次高考中都有著智慧化的可以應用和賦能。
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認為,智慧高考是人工智能的發展的一個縮影,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并且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應用在全世界落地,使人類從互聯網信息時代進入人工智能信息時代,人工智能在社會、經濟、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深度融合,將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強大的動力和跨越式的發展進步,就像高考的莘莘學子一樣,這背后透視的,還是人才與知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