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在逐漸增溫,無論是政府、媒體、行業、電信運營商還是技術開發陣營,都對物聯網的發展高度一致的關注和傾心,利用傳感的獲取數據,對數據進行高效的人工智能判斷,以此大構建物聯網大數據的智慧化網絡,幫助政府、企業、家庭實現對終端設備數據的全面采集、傳輸與分析,因此物聯網技術,或者用另外一個名詞說,物聯網技術之一的NB-IOT技術,正在讓能源管理進入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時代。
為什么說NB-IOT技術能夠讓能源管理真正進入萬物互聯時代呢,這個它本身所具有的優勢有莫大的關系。首先,NB-IoT可以進行海量的連接。NB-IoT比2G/3G/4G有50~100倍的上行容量提升,這也就意味著,在同一基站的情況下,NB-IoT可以比現有無線技術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數。以后各種智能家電以及許許多多傳感設備需要聯網時就難以接入了。而NB-IoT至少提供50倍接入數量即250個終端接入,足以滿足未來智慧家庭中大量設備聯網需求。其次NB-IoT可以深度覆蓋。NB-IoT比LTE提升20dB增益,相當于發射功率提升了100倍,即覆蓋能力提升了100倍,就算在地下車庫、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號難以到達的地方也能覆蓋到。還有就是NB-IoT低成本。低速率低功耗低帶寬帶來的是低成本優勢。速率低就不需要大緩存,所以可以緩存小、DSP配置低;低功耗,意味著RF設計要求低,小PA就能實現;因為低帶寬,就不要復雜的均衡算法……這些因素使得NB-IoT芯片可以做得很小。芯片成本往往和芯片尺寸相關,尺寸越小,成本越低,模塊的成本也隨之變低。再有NB-IoT具有超低功耗。低功耗特性是物聯網應用一項重要指標,特別對于一些不能經常更換電池的設備和場合,如安置于高山荒野偏遠地區中的各類傳感監測設備,它們不可能像智能手機一天一充電,長達幾年的電池使用壽命是最本質的需求。在電池技術無法取得突破的前提下只能通過降低設備功耗以延長電池供電時間。最后要說的是NB-IoT穩定可靠。NB-IoT直接部署于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即可與現有網絡基站復用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但是使用單獨的180KHz頻段,不占用現有網絡的語音和數據帶寬,保證傳統業務和未來物聯網業務可同時穩定、可靠的進行。以智能抄表應用為例,與采用有線PLC抄表數據回收成功率在60%左右相比,NB-IoT可以保證數據成功回收率達99%,可靠性大幅提高。
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了解,為了加快 NB-IoT 網絡覆蓋,加快 2G 物聯網業務向 NB-IoT 網絡遷移,中國移動 2020 年將在全國范圍新建 NB-IoT 基站 11.8 萬個,累計達到 35 萬個基站。同時,雖然 NB-IoT 產業鏈在加速成熟,遷移成本在不斷下降,但依然面臨新商業模式探索以及投資回報率等諸多挑戰。所以,中國移動希望在打造網絡優勢的同時,實現網隨業動,精準投入資源,確保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