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卡的問世是運營商的一次智慧升級,作為第一個獲得所有物聯網領域eSIM業務許可的中國聯通,大力推進eSIM應用與泛智能終端產業發展,對未來的各種智能化終端來講,傳統的sim卡已經落后于運營商自身產業升級、降本增效的主旋律和時代賦予的大勢,面對物聯網技術向各行業的迅速延伸滲透,未來的連接需求將大大增加,正如中國聯通自身所言,eSIM在目前設備上的應用只是冰山一角,未來eSIM的應用目標將是海河星辰。
自移動電話的出現開始,SIM卡就一直伴隨著移動終端存在,設備中使用物理SIM卡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時地變小,即使到今天,我們仍然使用它們,但是這個規模數量已經達到了頂峰,因為作為現在的智能化應用來講,SIM卡已經達到了擴展能力的極限,從材質上來講,因為SIM卡是物理卡,因此在使用前,我們必須制造,存儲,運輸和處理它們,運營商管理這塊暫且不談,這種過程最終到用戶的正常使用,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摩擦并影響客戶體驗。處于保護主義,運營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面,仍在保護這種模式,因為這樣可以試圖將客戶鎖定在自己的網絡,包括一些定制機的出現也是如此,只是這樣鎖住用戶的代價是運營商更高的價格成本和供應鏈的維護。對于移動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組織而言,他們的神經系統都在保護自己已有的東西。如果從這個出發點來講,eSIM帶來了威脅,它實現了靈活性,選擇性,簡單性和開放性。但是eSIM如果不選擇,他們都會受苦,因為對更快,更智能的連接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客戶需要最快最便捷最令活動的最佳連接選項,將單個SIM卡的整個生命周期鎖定在一個網絡運營商的模型將不再成立。另外在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和全面競合之下,運營商有了更加廣泛的業務增長點和更多了產業賽道,這完美的給eSIM開啟了應用普及的大門,有專業機構預測分析認為,到2024年,全球消費者和物聯網設備中將激活70億個eSIM。隨著我們進入2020年,這一預測可能看起來很瘋狂。因為目前支持eSIM的新型智能設備還是有限的,在未來幾年將達到數億的高位其實有它必然的發展路徑和機遇,起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是ESIM卡的出現,會讓SIM卡插槽消失,這也迎合了現在的終端設計需求,因為在設備內部,空間非常寶貴,這推動了eSIM設備的發展,一切都是數字化的。利用eSIM的即時激活能力,消費者將主要通過數字渠道與網絡服務提供商互動,與此同時,SIM卡的減少,將至少減少30000噸塑料的使用,SIM卡既不具擴展性,也不具有成本效益或實用性。到2024年,預計將有40億個蜂窩IoT連接,集成的eSIM將允許決定何時實際部署設備時使用哪種連接服務。其次是數據安全,數據安全是不可談判的,安全地為越來越多的已連接設備發送和接收數據的可信機制至關重要,并且在許多情況下將成為監管要求。到2025年,預計將有250億個IoT連接都需要內置安全性,其中許多都將能夠利用預先集成到eSIM中的安全措施來確保在最小化數據的同時保持數據的安全物聯網設備的任何額外費用。盡管僅IoT設備成本的20%可能直接與連接性相關,但是IoT設備所遇到的問題的80%與網絡連接性相關,eSIM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探索盡可能多的不同連接選項。這些趨勢可以讓我們非常清晰的預見,eSIM激活的數量將急劇增加。從根本上講,eSIM是一項技術,它將與未來的世界保持同步。
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認為,進入2020年,這一年將是我們處于設備連接到移動網絡的方式的一個重大轉變年。我們堅定地致力于以更簡單的移動連接為中心的未來。我們將繼續創新,尋找解決新問題的新方法,并擁抱eSIM給整個移動生態系統帶來的好處。未來,數十億設備啟用了eSIM確保連接性和數據安全,數以十億計的5G消費類eSIM設備將支持移動計算,娛樂,健康和AI的發展,這將在不遠的時間里面,成為發展實現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