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中國物聯網發源地。在新技術快速迭代的物聯時代,無錫既搶占到了物聯網標準制定的制高點,更是培育出了一個從業人員突破15萬人、產值超2000億元、連續5年增幅超過20%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看來,物聯網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層面技術及產業創新的重點方向。特別是隨著我國《物聯網“十三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等加速推進,物聯網產業破繭成蝶,正步入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2017年,可以說是物聯網對產業發展變革的元年,物聯網的產業布局和生態構建正在全球加速展開。其中,從早前的亞馬遜、微軟、英特爾等布局物聯網、云平臺和車聯網等,到去年戴爾宣布3年投資10億美元用于發展物聯網、SAP宣布20億歐元投資物聯網等,都可以看到大批IT國際巨頭進軍物聯網領域。記者了解到,物聯網產業發展對標準化需求非常迫切。正是在物聯網快速發展背景下,我國面向未來,緊跟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物聯網標準領域的先發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物聯網新標準項目立項和研究小組工作,促使我國物聯網國際標準化工作中的提案數量和領導席位都在不斷增加,在國際物聯網標準中的“話語權”不斷提升。
而在這方面,無錫更是醒得早,看得準,動作快。元旦前夕,由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牽頭制定的全球物聯網領域首個頂層架構國際標準,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ISO/IEC JTC1/SC41第二次全會上,正式通過了國際標準草案投票。目前,僅無錫國家高新區牽頭和參與制定物聯網國際標準11項,國家標準39項,行業標準25項,并在國際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WG7中取得了系統架構項目組主編輯席位和國際標準組2個聯合主編輯席位。令人欣喜的是,無錫已基本形成了多主體、多層次的物聯網標準研制工作體系。目前,50%以上的國際標準由無錫制定,將這個行業的“話語權”穩操在手。
同時,隨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需求,物聯網即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IDC預估,到2021年物聯網終端安裝數量將高達361億個,全球物聯網支出達到1.1萬億美元。我國如何把握這樣的歷史機遇?劉海濤說:“我國的制造企業、終端、電信運營商、平臺廠商加大力度整合芯片、操作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和平臺服務,積極構建產業生態體系, 在工業、農業、能源、物流、健康養老、交通、安防等行業創新示范應用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一批成熟運營服務平臺和商業模式。”
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告訴記者,在打造物聯網產業高地上,無錫堅持引進科技創新人才與推進重點產業應用并舉,重點整合各類創新資源,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打通跨界融合技術路徑,形成涵蓋感知、網絡通訊、處理應用、關鍵共性、基礎支撐的完整產業鏈,在國際上形成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先發優勢。
去年,無錫通過實施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智能制造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大大加快了物聯網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在安防、環保、農業、水利、醫療、旅游、交通、電力、食品安全等實施了一批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同時,出臺特殊政策引導傳統制造企業擁抱物聯網,快速走向智能制造工廠。
無錫鴻山,是全國首個以物聯網為產業的特色小鎮。經過一年的規劃建設,這里已集聚中國移動公司、阿里巴巴、華為、中電海康、西門子等一批行業巨頭入駐,他們用最前沿的物聯網技術和最豐富的物聯網應用,正在悄然改變著這座小鎮的面貌。
在江蘇,以無錫為核心、蘇州和南京為支撐,一體兩翼多元、輻射全省的物聯網產業布局已經形成。隨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需求,物聯網即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必須把握這樣的歷史機遇,用科學統一的標準指導和推進物聯網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