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已建成開通的5G基站數量突破了410萬個。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展示了中國在5G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巨大投入和決心,也標志著我國在5G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為全球5G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自5G技術商用以來,我國在5G基站建設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截至2024年8月末,中國5G基站總數已達404.2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2.1%,網絡規模全球第一。這一數字的增長不僅體現了我國在5G領域的快速發展,更為5G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如今,隨著5G基站數量突破410萬個,5G網絡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也實現了“鄉鄉通5G”的目標,極大地方便了農村地區的居民和企業。
5G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了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目前,5G已融入80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累計超過10萬個。在工業、礦業、電力、港口、醫療等行業,5G技術實現了規模復制,不僅提高了行業的效率和安全性,也為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例如,在江蘇蘇州的一家服飾公司,借助數字化服務平臺,一件高精度虛擬3D樣衣的完成時間僅需20多分鐘,產品研發周期大幅縮短,制作樣衣的成本也大幅減少。
5G技術的經濟效應同樣顯著。2023年,5G給中國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86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有5512億元,分別比2022年增長29%、41%;間接帶動總產出約4.24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1.55萬億元,分別比2022年增長22%、22%。這些數據不僅展示了5G技術的經濟價值,也預示著5G技術在未來幾年將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更深入的融合,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為了推動5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國政府也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工信部等十二部門發布的《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底,構建形成“能力普適、應用普及、賦能普惠”的發展格局,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這一政策的出臺,不僅為5G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方向,也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我國5G基站突破410萬個不僅是數量上的勝利,更是技術和應用創新的勝利。這一成就預示著中國在全球5G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隨著5G技術的不斷演進和應用的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5G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更深入的融合,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邁向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