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4 11:20 物聯網 物流企業
物聯網作為一個新型的智能產業,得到了世界各國高度重視。在供應鏈物流管理中如何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成為企業的一個共同的突破口。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物流,通過對物流管理系統的升級換代,可以提高物流的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作業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也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物聯網智慧物流對于高端航運服務業的發展、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物流集疏運體系的建設、物流集疏運體系的建設物流集疏運體系的建設、物流集疏運體系的建設、綠色低碳港航工程的建設、吸引顧客搶占供應鏈市場份額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按照通用的技術理論家的觀點,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短期內可能并不能帶來產出的快速增長。報告指出,中國對物聯網機遇的把握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制約因素,主要包括標準規范、核心技術、統籌規劃、商業模式、規模應用五個方面:
(1)物聯網行業標準規范缺失。由于物聯網涉及多種學科和技術,且涉及多層次的多個標準,目前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出臺。(2)核心技術缺位。縱觀中國物聯網的技術創新,相當一部分是在原有信息化技術基礎上進行深化和發展,通過增加新功能,使其具備物聯網的特性。但并不是從無到有的創新,也很難形成核心技術。(3)統籌規劃和管理缺乏。在全國范圍內尚未進行統籌規劃,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分割的情況較為普遍,產業缺乏頂層設計,資源共享不足。(4)成熟商業模式缺乏。雖然物聯網市場前景廣闊,但是整個行業目前尚未出現穩定和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也沒有任何產業可以在這一點上物聯網的發展。(5)規模應用不足。物聯網在我國雖然有一些基礎應用,但目前國內“以物為互聯”的應用需求還是低層次的,難以激活產業鏈的參與和投入熱情。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指出,因物流企業在產業鏈的位置處于低位,物聯網的技術能力不高,物流企業可借鑒學習高端物流企業或發達國家物聯網應用模式,進行模仿創新。培養創新能力的個性化、探索市場空間、定位細分市場,通過先進技術的積累、綜合實力的增強過渡到自主創新模式。同時加快物聯網的信息安全監督及服務質量保障,大力推廣物聯網RFID、EPC、GPS、紅外感應等技術在物流業各節點的應用,實現智能化的識別物品、對物品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等,以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另外,物流業需要加大對物聯網技術的投入。物流企業積極響應,政府也需要對物聯網的產業發展給予資金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扶助,對物聯網發展的大環境進行規劃和改善,著力于大型物流企業帶動小型企業共同發展的信息資源共享和整合的局面,降低物流企業投入物聯網體系的成本。具體一是要加快物聯網標準體系的建設步伐;二是要加大對核心技術研究的投資力度;三是實施重點應用領域的重大專項;四是加強物聯網產業鏈的合作,提高產業鏈融合度,提高資源共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