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5 11:36 物聯網技術 全球優勢培育
隨著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的態勢和產業規模集群的形成,我國物聯網時代下的產業革命也初露端倪。從產業規模來看,我國物聯網近幾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7年我國整體產業規模達到萬億元,同比增長36. 9%。構成物聯網產業三個層級的感知層、網絡層、以及應用層分別占物聯網產業規模的22.0%、33.1%、4.7%。
我國東部地區在物聯網方面一直走在技術的前列,已經將已有的物聯網專利技術上升為物聯網國際標準。但是物聯網作為各國占領經濟制高點的引擎,其本身的競爭舞臺并不在國內,而應該在全球。物聯網技術研發應該瞄準美、日、韓、歐。國際上物聯網技術競爭的焦點是物聯網技術標準。我國在物聯網技術標準制定中沒有占據有利地位,很多關鍵技術標準被美、日把持。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瞄準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標準研發,將有利于我國加強物聯網技術壟斷競爭力。
英國著名的跨國公司理論專家、聯合國跨國公司首席顧問約翰·鄧寧和金德爾伯格認為,跨國公司的最大優勢是技術壟斷優勢。因此,加大物聯網技術的全球優勢培育,密切監視國際物聯網技術標準的制定動態,多與國際標準機構溝通協調,加強已有專利市場性轉化,與國際市場需求接軌,促進技術的市場需求,已有專利成為國際標準的可能性就大,這是塑造技術壟斷競爭力的有力手段。力爭推出基于我國自主創新的主導設計,使得創新的產品具有較長的領先時間,不為競爭對手所仿制,從而可最大限度的占有市場和吸引潛在客戶,占領某些技術領域的制高點。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指出,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涉及人類生活的各類產業都將大大提升互聯和智能方面的特性。物聯網可以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通過提供技術支持,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動力,同時,得益于全球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物聯網產業具有了與發達國家同等的發展機遇。
首先,鑒于物聯網在企業高效管理和精細化生產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物聯網已被廣泛用于超市、大型企業、公共服務和物流系統當中。在企業領域,物聯網在徐工集團已經得到了系統性的應用。在公共服務領域,物聯網更多地應用于智能電力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和智能醫療系統等服務民生的系統中。
其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引發了搶占科技制高點的新技術革命,物聯網等新技術革命將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全球進入了空前的產業振興和創新密集時代,這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第三,物聯網將成為中國經濟振興與社會轉型的戰略支點。物聯網催生新興戰略性產業,加速推進了各國經濟振興與社會發展轉型,2009年11月,溫家寶總理在首都科技界發表的“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首次明確了涉及物聯網/傳感網、海洋工程、生物醫藥、微電子等新型材料、新能源產業等5大領域的新興產業范圍。國家發改委也將物聯網和傳感網納入正在起草的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物聯網將是中國深入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協同發展,實現“兩化融合”的重要舉措。
另外,為了加快物聯網發展,培育和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分析了我國物聯網發展現狀以及面臨形勢的基礎之上,明確了我國物聯網發展在未來幾年期間的8大任務:大力攻克核心技術、加快構建標準體系、協調推進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骨干企業、積極開展應用示范、合理規劃區域布局、加強信息安全保障、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同時,在物聯網應用方面,得益于政府政策推動,物聯網在交通、醫療、電力等領域有了良好的示范應用,這些示范應用的成功實施,使得政府可以在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良好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