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7 13:09 物聯網 交通
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今年年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中,與交通出行有關的就占了兩項。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交通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當各種交通設施遇上物聯網,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江蘇移動用物聯網“黑科技”實力解答。
1、智能車鎖讓騎行更便捷
騎著在早高峰時段好不容易找到的共享單車,恰好碰到心愛的早餐店沒人排隊,是鎖車進店享受熱乎的早餐,還是忍著饑餓繼續前行?想必很多共享單車用戶都碰到過有事需要臨時停車,但又怕鎖車之后被別人騎走,辦事回來面臨一車難求的窘境。能臨時停車的共享單車有沒有?答案是肯定的。
江蘇移動無錫分公司與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聯合研發的國內首個支持市民卡的共享單車智能車鎖,就幫助共享單車實現了臨時停放的功能。用戶在使用途中,有事情需要暫時離開一下,可以手動將車鎖鎖上,屆時手機APP頁面跳出帶有“臨時停車”、“還車”字樣的界面,用戶可以選擇“臨時停車”選項,這樣一來,就不必擔心單車被別人騎走,解決了以往共享單車無法臨時停放的難題。而且安裝了該智能車鎖的共享單車還能夠使用市民卡刷卡用車。截至目前,該車鎖已應用于無錫市5大行政區,416個服務點,10100輛公共自行車上,為廣大市民打造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此外,南京、無錫、常州、淮安的部分公共自行車都安裝了江蘇移動的物聯網卡,便于工作人員對所有車輛進行統一管理,根據車輛使用數據分析,還可以合理統籌車輛投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2、智慧公交讓乘車更準時
家住鹽城城南橡樹灣小區的李偉,說起這兩年的城市變化,最大的感觸就是“神器在手,上班更準時了”。原來,李偉在市區上班,從家到單位需要轉幾次公交車,等公交就成了她每天出行最大的心事。“每次上班都提心吊膽的,生怕錯過了一班車,就要再等上十幾分鐘。還好有了這個‘神器’,上班再也沒有遲到過。”
李偉所說的“神器”,就是鹽城移動推出的智慧公交應用中的無線鹽城APP。借助江蘇移動物聯網技術,智慧公交將公交指揮后臺、公交站臺、公交車以及無線鹽城APP進行連接,通過安裝在公交車上的移動物聯網卡將車輛行使數據定時發送到公交指揮后臺,由后臺整合出最近班次、最佳路線、停靠站點、近三路公交車距離等公交信息,并通過公交站臺上的電子屏實時滾動播放,乘客還可以在APP中隨時查詢這些信息。
此外,智慧公交還實現了物聯網與4G網絡的融合,在提供公交信息查詢的同時,用戶還能通過APP實時查看鹽城市區各道路隘口、公交站臺的實時監控,以便根據道路擁擠情況選擇合適的轉乘線路,避開早晚高峰時的擁擠地段。自智慧公交推出以來,得到了鹽城廣大市民的普遍好評,月點擊量破10萬次,并獲得2017年度江蘇信息通信行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3、智慧停車讓自駕更省心
在無錫鴻山物聯網小鎮中華賞石園內,有這樣一排“不尋常”的停車位。乍一看,這些停車位跟普通車位沒啥區別,走近一瞧,才發現“機關”所在:每個車位里,都嵌著一個頂端跟地面持平,直徑八九厘米、灰不溜秋的圓形物體。這是基于中國移動NB-IOT技術的物聯網地磁車檢器,實時感知路面車位的空閑信息,通過NB-IoT網絡傳輸至平臺。車主們享受“智慧停車”的便捷生活正是由這個不起眼的設備開啟。
訪客一進入園區,就能在醒目位置看到景觀式停車誘導顯示屏,對附近各停車場的空閑車位數量一目了然,然后在“無錫鴻山物聯網特色小鎮”微信公眾號上的“小鎮服務”菜單中選擇“智慧停車”在線服務,即獲悉當前剩余車位以及空車位具體編號等信息,從而選擇最優停車方案,還可以導航至停車場。
“我們停車場現在的車位使用率和周轉率都提升不少,尤其是減少了很多管理人員,人力成本降了下來。”一提起智慧停車項目,園區管理員方先生就止不住地夸贊,“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實時掌握停車情況,這是以前想都沒想過的,可算告別了‘人工看管,手工記錄’的工作方式。”與室內停車場相比,露天停車場因為布線接電的限制,在布網方面要難得多,而NB-IoT技術廣覆蓋、低功耗、低成本的優勢,正好解決了開放型露天停車場的“智能化”難題。
此外,為全面監控車輛信息、保證車主安全,中國移動基于自身優勢打造了智能車載T-BOX終端,可實現車輛信息采集、車輛遠程控制、異常情況自動告警等功能。最貼心的是,當車主遭遇車禍,系統會根據車輛受損情況,自動選擇先報警或者先撥打120,如果車輛受損嚴重,出于車主生命安全考慮,系統會優先撥打120,為搶救車主生命爭取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