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11:34 物聯網 “物”與“網”聯合
物聯網產業是物聯網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為了實現物聯網功能所需要的射頻識別產業、傳感器產業以及智能儀器儀表產業、物聯網應用基礎設施服務業、物聯網網絡服務業、物聯網應用服務業、物聯網軟件開發與應用集成服務業的總和。
物聯網技術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其研發具有高度的風險性,需要的研發資金較多,所以中小企業往往負擔不起高昂的研發費用而采取技術進口的策略,但是技術進口的后遺癥是“技術鎖定”,永遠只能跟著領跑人,而對于財力雄厚的公司即“龍頭企業”應該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因此“龍頭企業”的多寡便是衡量一個產業集群競爭力的重要變量。“龍頭企業”有雄厚的資金來研發前沿技術,不拍技術研發的失敗,即使失敗了也有充足的財力從頭再來。
同時,物聯網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對很多的子技術還處于各自研究開發的狀態,目前還缺乏技術的國際、國內標準主導技術市場,更缺乏一個主宰全球的“主導設計”,因此,誰能制定技術標準并占領市場,誰就處于價值鏈的高端,成為整個價值鏈的規則制定者和治理者,并能取得持久的競爭優勢。所以,一個產業集群里,從事價值鏈高端的研發、設計的企業越多,國際國內品牌越多,該產業集群的競爭力越強。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指出,由此可見,我國要實現物聯網產業的大發展,必須結合物聯網自身的特點,進行真正意義的“物”與“網”的聯合,在進行物物互通的同時積極推動網網的融合,從而實現“物”與“網”的互通互融,促進產業鏈的協同運作與高效發展,實現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通過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技術、應用的合作,提升產業鏈相互融合程度,提高資源共享水平。物聯網所需要的自動控制、信息傳感、射頻識別等上游技術和產業已經成熟或基本成熟.而下游的應用則以單體形式存在。物聯網的發展需要產業鏈共同努力,實現上游和下游產業的聯動以及跨專業的聯動,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共同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其次,我國是傳感器技術標準的主導國之一,是發展比較成熟的技術類型,但是仍需提高它的多樣性,使之能夠不斷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無線傳感器技術未來的研究要不斷關注其實用方面;網絡通信技術目前包括Wi-Fi技術、4G技術、Zigbee技術、NFC技術,Zigbee技術傳輸速度和距離有限制,只能局限于一定的地理區域,NFC技術主要應用于手機支付,網絡與通信技術需要繼續發展4G/5G網絡,這些有利于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準確度更高的信息傳送。中間件技術在物聯網發展中起到支撐的作用。
物聯網產業價值鏈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技術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并且相關應用的集中面比較小,各國都積極參與到了技術標準的競爭中去,我國應積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于技術的將會極大地促進物聯網產業價值鏈的發展。政府政策的制定要注重時效性,物聯網產業價值鏈的發展應該注重于發揮內部優勢、減少內部劣勢,抓住外部機遇,減輕外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