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13:27 物聯網 城市配送體系 業務層
中國的物流業的總體水平,特別是從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來衡量,大約在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中國物流業雖然已邁入發展期,但總體上仍落后于發達國家20至30年。配送作為物流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集中零散庫存、增強庫存調節功能、降低全社會總的庫存水平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適應了經濟一體化的需要,體現了現代經濟的發展趨勢。
發達國家在生產資料經營中通過配送實現的份額,美國己達到31%,英國為59%,德國為61%,日本為69%,且為社會生產節約成本10%-20%。客觀地說,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現代物流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2003年開始,我國的物流業全方位快速推進:全社會對物流的認識更加深化,現代物流業已納入全國與各地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國物流業總量增長迅速,逐步形成了以市場調節為主的運行機制;各級政府加大了對交通、通訊等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與物流交通的交通運輸、信息通訊、倉儲、包裝和配送等各行業都有了較快的發展。
2012年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中國要在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物流領域是物聯網相關技術最有現實意義的應用領域之一,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直接推動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促進物流行業走向集約化、智慧化、智能化。
因此,基于物聯網的城市配送體系業務層的主要任務是實現配送網絡的構建、信息系統的構建及二者的集成交互過程設計,業務層的目標是實現城市的集散和服務功能,進而更好的支持四大基礎功能和生產功能,滿足其對于生活物資、原材料、零部件的配送需求。
其中,配送網絡的構建包括配送節點的選擇和配送線路的選擇;信息系統的構建包括數據信息的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及軟硬件支持;二者的集成與交互指以系統工程V模型和信息系統交互能力層次模型相結合,實現信息的獲取和傳輸,進而做出節點選擇和線路選擇的決策,業務層這三個任務的完成將于物聯網的感知層和傳輸層對接,實現數據信息的獲取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