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包括具備“內在智能”的傳感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宇自控系統、智能家居、視頻監控系統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貼上RFID標簽的各種資產、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或車輛等“智能化物件或動物”或“智能塵埃”,通過各種無線、有線的通信網絡實現互聯互通和應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計算的SaaS(軟件即服務)營運等模式,在內網、專網或互聯網環境下,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調度指揮、預案管理、進程控制、安全防范、進程維保、在線更新、統計報表、決策支持、領導桌面等管理和服務功能,實現對“萬物”的“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控、營”一體化TaaS(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服務)服務。”簡言之,物聯網就是智能傳感器+泛在網絡+數據分析運用。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華北地區的特大城市,物聯網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北京市政府己經開始制定北京市物聯網產業布局規劃,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示范區的優勢,在多個產業領域應用物聯網技術。早在2009年,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在中關村成立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中關村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己經培育了多家具有技術優勢的物聯網產業龍頭企業,開發了數十項應用示范項目,設計了多項具有實用價值的產業應用、行業標準和解決方案。如:北京工地黃金監控管理系統、農作物溫室綜合監控系統、中關村軟件園綠色IT物聯網、北京市公共場所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有毒有害氣體監察防控系統等等。
在當前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的形勢下,北京可以有計劃的逐步實現從傳統城市向智慧城市的過渡與轉型,作為北京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之一的物聯網產業是推動信息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從當前情況看,北京在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和傳感網絡的布局方面都有著良好的基礎。物聯網技術己在城市交通、環境監測、電力控制、樓宇系統等方面有了成功的實踐經驗,誕生了多個以物聯網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構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北京豐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為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科技研發優勢,可以聯合政府和企業形成一個完善的物聯網產業綜合示范園區,“中關村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預計在未來的五年內,物聯網產業鏈、產業集群在北京地區將會逐步成熟,產業布局將初見雛形。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www.ykfengda.cn)指出,從北京的物聯網產業發展,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在我國大城市的分布特征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區域的分布地域基本相吻合。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電子信息產業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因此,目前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城市都將物聯網產業確立為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重點。因此,對于我國城市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首先,統籌推進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建設。目前,國際上物聯網標準尚未統一,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將大大提升我國在全球物聯網發展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國家標準站在全局的高度,有國家政策和資金保障,更容易推廣應用。行業標準多由行業內企業發起制定,在行業內形成事實標準,這些標準在歷經市場的檢驗后,將會有更強的市場適用性。現階段,我國首先應建立國家標準,在此基礎之上,推進國際標準工作的建設。同時,還應充分調動物聯網企業的積極性,鼓勵重點行業龍頭制定行業標準。
其次,注重協調。物聯網應用領域廣泛,各個組織都從自己的領域制定相關物聯網標準,導致標準化組織眾多,在標準化制定過程中出現重復、沖突和遺漏等問題。所以,應當改變物聯網缺乏統一標準體系、標準條塊分割等現象,促進各標準化組織的溝通和協調,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優勢,節約研發成本,更好地促進物聯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