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人的創想肯定能成為現實。”治堵專家山姆-舒瓦茨說道,此前他曾擔任紐約市交通委員和工程咨詢師。“但如果你回到原點就會發現,這些想法可不是公益事業,它只會造福某個階級,而這些人現在每天要坐在自己的加長轎車里與成千上萬輛Uber和Lyft堵在一起。”
舉例來說,馬斯克想出超級高鐵(Hyperloop)這個點子時就被堵在洛杉磯的路上,而隨后洛杉磯的龜速交通又催生了他挖隧道的想法。對,就是那個名為Boring(意為無聊)的公司,也許馬斯克靈光乍現想要打造這家公司時就正無聊的堵在路上呢。
馬斯克稱,Boring公司的目標是革新市場上的盾構機,讓挖隧道更省錢也更省力。最重要的是,馬斯克的盾構機在挖隧道時還能同時加固它,解決了現在最令工程人員困擾的問題。
在馬斯克選擇“遁地”前,打車巨頭Uber則指了一條相反的路。在去年4月的一次會議上,Uber畫了個“共享航空”的大餅,它們要用小型垂直起飛電動飛行器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而首先受益的可能是迪拜和達拉斯兩座城市。同時,Uber還表示自己的計劃已經得到了多家航空器制造商和房地產開發商的支持。
那些不了解美國現狀的人會覺得這些項目都很酷,但事實是美國地面基礎設施建設已嚴重落后,但硅谷精英們不想著修補這一問題,反而鼓勵大家直接放棄地面,變成“天行者”或“鼴鼠人”。迫在眉睫的問題不去解決,卻去追逐一些花錢更大、效率更低的項目,這不是傻嗎?
“硅谷的治堵方案有兩大慢性病。”湯姆-瓦德比爾特說道,他是《交通:我們為什么這樣開車》一書的作者。“用一個應用就能解決的思維讓硅谷經常針對一些本就不存在的問題拿出對策,Segway平衡車就是這種思維的產物。同時,它們還經常忽略產品推廣的問題,真的會有為了省錢搭乘普通交通工具的人愿意花錢坐直升飛機來省時間嗎?”
在Uber那場關于飛行出租車的會議上,有人就向現在負責該項目的前NASA工程師摩爾提了類似問題,如這個項目到底是給誰準備的?它到底能解決什么問題?
“當然是堵車問題,”他解釋道。“我們每個人天天都要被它折磨,高速公路都成了停車場。”隨后,摩爾說了一大堆普通人聽不懂的專業名詞。“借助Uber,我們已經可以解決短途出行問題,但說到長途出行,每個人就會因堵車犯愁,而我們的新系統能解決原有的路徑依賴。飛行汽車靠節點支撐,而節點之間無需再建設配套設施。飛上天空后,我們能取得比任何交通方式都快的速度。”
摩爾這話沒錯,無論在建設還是投資上,地面交通基礎設施都是個大工程,但近些年來興起的共享自行車確實能提升大家的生活質量,可惜的是,共享自行車可沒有飛行出租車酷。
瓦德比爾特在最新的一本書中還寫道,經過測試,在紐約所有交通方式中高峰期最好用的就是自行車。“不過,卻沒人認真對待這種交通方式,它們甚至連專門的路都沒有。”
馬斯克和Uber都想的太超前了,事實上我們的城市值得重新設計,自行車、公交車、輕軌和地鐵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最占地方的汽車應該讓出更多空間。不過,這樣的大規模公共交通系統祭出的是平等主義思想,而硅谷精英們可不愿坐公交上班,他們要的是所謂個人的自由。
在美國也有新創公司想通過共享公交的方式打造新的交通服務,Bridj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但它們在四個城市的服務本月都關停了,沒有人愿意給它們投資,這家公司找不到出路。調查顯示,Bridj服務的乘客主要是年輕有錢的新新人類,而真正需要的低收入人群反而沒趕上這波福利。
飛行汽車、超級高鐵和隧道等概念都閃閃發光,美國政府被它們分了心,它們幾乎已經完全丟棄了公共交通路線,把錢都投在了對私家車更友好的地方,如加寬高速公路,而普通人也信了汽車廣告,買更多的車把剛剛加寬的高速公路又堵了個嚴嚴實實。
相關鏈接
http://www.ykfengda.cn/ask/63.html
http://www.ykfengda.cn/ask/61.html
http://www.ykfengda.cn/ask/38.html